鳴鼓集二集序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2000003129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黃臥松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初續集合編
描述:
內文:儒以仁義為本佛以慈悲為心教化世人慈悲即仁義仁義即慈悲也了卻儒佛無二致一在克已工夫一在禪定工夫曩有耶教徒傳道師問於余曰先生對諸神佛偶像若何感想余曰我非宗教家不行宗教之觀念對於佛耶諸神聖像但知表其敬意無分軒輊夫所謂敬敬其生前人品高尚道德宏深仰慕芳徽為精神上之敬非形式上之敬又非名利要求之敬所敬者在心而已其人語塞故吾生平重於公義不挾私怨而妄排斥對於宗教家意存矯正使各盡其道而無絲毫排斥其教之不善亦不盲從其迷信數載以來殫精竭慮大聲疾呼振起筆權矯正社會陋習為己任不憚辛若賴諸君子匡我不逮援助贈品及諸費用或為文宗或為投稿者秉董狐之直筆不懼權勢伸我直道與惡社會戰毀譽置若罔聞但求貫澈其精神雖任怨謗弗辭也臺中佛教會發生不祥事件辭職有人擁護有人第就人品之高低各自為是傍人不樂預聞也竊嘆前代毀佛戮僧當佛教極盛時代君非始皇何以若是慘酷無人理也其實當時僧人良莠不齊驕奢淫佚肆志橫行目無法紀罪跡昭彰玉石俱禁即如數年前西來庵事件齋友亦藉迷信在內為非敝社有鑑及此命題野禿偷香效生公之說法一片婆心冀野禿之覺醒罔料野僧善吠笨猿等目無瞳子犬吠主人肆口謾詈諸多惡語情猶可恕至於精液經味濺其口吻污穢十方刺激島內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改隸以來當局獎勵佛教許多懶惰無賴遁入空門清淨梵宮變為萬惡之藪而所謂高僧但知廣築佛寺莊嚴法相修整禪房佈置局面為廣告題捐招牌錦衣美食坐待名望家喪事做香花發財張本所謂十誡則口頭禪津津有味最可惡者姦淫尼姑齋女心猶不足變服易裝而作挾邪遊拐人妻女破人清節離人夫婦無惡不作破戒詐欺罪案重重臺之南北事經敗露者齋堂佛寺約計十數次未經敗露不知凡幾。若輩自以為法律有可躲之條小和尚無勢可靠偶犯破戒革逐還俗不至有罪大和尚公然破戒自恃善巴結善納交劣紳土豪朋比為奸且背後有泰山之靠嗚呼佛教如此怙惡不悛之野禿明目張膽佛門若不洗清諸釋教徒罪惡滔天竊恐有如西來庵有如北魏前途不堪設想鄙人每念及此未嘗不為之寒心細思儒釋同源不忍坐視其沉溺故徵募島內名士惠稿矯正佛寺齋堂弊習論野禿歌經沁園先生評定甲乙取其前茅編為鳴鼓集二集並附錄各報揭載破戒僧諸詩文雜作分類編輯成一冊頒發海內外他日印刷告成為社會之鑑戒為僧侶之座右銘亦可藉茲洗清佛門之污穢為振興佛教之梯航也或曰子以如是之婆心竊恐佛教徒盲於心而不盲於目怨子實深奈何余曰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守戒之僧尼齋友必合掌口念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破戒之僧侶齋友必怒目挾怨其實僧尼齋友非菩薩降世孰能無過知過必改是謂無過若知破戒非是學達摩面壁讖悔前愆免沉淪地獄之苦未始不失東隅而收桑榆也倘仍執迷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我知佛若有靈亦當怒目使閻羅捉諸野禿按律懲罪永墜地獄也茲當鳴鼓二集告成爰有所感而為之序 昭和三年三月十二日書於彰化崇文社內黃臥松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28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五桂嶺石壁肖像
鐵峰詩話
職官志
天山賦並序
列傳六
古今詩話菁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