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1010103064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王則修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1)
描述:
內文:女子教育論 臺南王則修 自古禮隆內則。詩首關雎。蓋以覘王化之源。亦以示女子之教也。後世拘於無才是德一語。而靈明錮蔽。誤盡天下之女流。且歷舉古來之才女以為戒。謂求凰一曲。挑動春心。挑華兩章。續成醜態。女苟有德。何須詠絮多才。女苟有才。反滋桑中敗德。於是束縛之。固守之。使之謹守深閨。不得越閫外一步。而天下之大。古今之理。君臣父子之倫。夫婦昆弟之道。禮義廉恥之端。孝悌忠信之事。茫然不知為何物。噫、天地生人。何分男女。而乃嚴為拘束。以蔽其聰明才智哉。庸詎知貞淫原出天性。非羈縻所能為功。彼深居簡出如賈女者。且偷與韓壽之香矣。續完漢帙。如班昭者。且誓守曹家之節矣。無德未必有才。有才未必無德。往事昭然。未可明鑒。又況嬌羞養慣。終屬棄人。在家為癡兒女。出嫁為愚婦人。而所謂不德者。亦於是乎基。是故不孝翁姑。失婦德也。不和妯娌失坤德也。不敬夫子。失妻德也。不睦鄉里。失公德也。悍潑性成。醜聲四起。吼或甚於河東之獅。愚且過於遼東之豕。日事豔妝。不主中饋。種種悖德之行為。是豈多才為之累。由為女未讀女誡。斯為婦未盡婦道也。教育之關於女子。不綦重乎。且女子之教育。有益於家者焉。有益於國者焉。何謂有益於家。古者男治乎外。女治乎內。丈夫志在四方。尤須內助。雞鳴戒旦。知非愚婦女所能。故讀書明理。則相夫有道。宜室亦且宜家。幸而家資富有。蘋藻維修。不幸而家計蕭條。蠶績從事。有時男子外出。而一家之內。待治一如男人。舉凡書信之往來。簿書會計之掌握。均可以纖纖素手。而坐理深閨。以視幃薄不修。而且拱手待食於男子者。比才度德。不啻霄壞之分。他日本教育之身。以作家人之範。并為子女之型。而家道成矣。則謂之女子可也。即謂之男子亦可也。所謂有益於家者此也。何謂有益於國。古者婦人無臨朝之制。亦無參政之權。似女子何關於國。不知當今之世。競尚富強。而國之富強。必本民族之強大。民族之強大。必本女子之多孕育。此召南所以始鵲巢。周南所以終麟趾也。故女子而受文明教育。修身體操。講焉必精。身體之健全。生子必壯。椒聊蔓衍。家之慶。亦邦之光也。而且識尊君之大義。運愛國之精神。國家無事之日。勤內政以貢獻朝廷。國家多事之秋。勗夫子以翼扶王國。為女界放一大光明於女中放一大豪傑。彼木蘭之代父從征。紅玉之助夫作戰。其德其才。何多讓焉。非教育而能若是乎。所謂有益於國者此也。審若是。無教育之女子。或可亡國而敗家。有教育之女子。實足興家而輔國。國家不可無男子之扶植。尤不可無女子之後援。且就國家之戶口而論。男子各居其半。若重男而輕女。則國家多半數無用之人。即少半數有用之人。而家何能富。國何能強。方今文明日進。智識漸開。學校林立。不遺婦女。固以造就巾幗人才。亦以涵養閨門德性也。願我臺三百萬同胞。革除錮女之陋習。放女界之曙光。則家庭幸甚。邦國幸甚。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獨立紀
疆域志
三點十分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列傳五
五桂嶺石壁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