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占驗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4000001820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文集
描述:
內文: 天文之學,其理精深,自非覃思 ,難窮妙蘊。然而蟻穴知水,鳩巢避風,雄雞戒旦,蟋蟀鳴秋;禽蟲之微,當知其候,況於人乎。夫人為萬物之靈,心與天會,現乎蓍龜,動乎四體;故曰玉誠之道,如以前知,此固非含生負氣之倫盡人而有也。然而故老流傳,每多應驗。田夫漁子,豫識陰晴。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此則自然之作用,有不期然而然者。臺灣府志載占驗一門,列舉十數。余初頗疑其說。十稔以來,細心考察,竟無或爽。如所謂六月初三雨,七十二雲頭,則確實不易。臺南當酷暑之時,晴天無雲,川枯草萎。如六月初三日有微雨,則必降雨七十有二次,或一日一次,或數次,旱乾之田可播晚稻,且蔔有秋;否則,六月必旱,秧苗多死。故農家以此日為憂喜之日也。又曰:上看初三,下看十八。如初三日不雨,而十八日有雨,猶不至旱。或如淫雨浹辰,人苦湫潦,至初三不雨,則不雨,十八放晴,則放晴。此亦有驗。颱,暴風也,夏秋常至,勢甚烈。諺雲:六月一雷止九颱,九月一雷九颱來。此則莫明其妙者矣。夫占驗之術,近世日精。地震之器,風雨之表,測量之儀,視遠之鏡,幾於可參造化,而此則街談巷說,夫婦之愚可以知之。是必有真理寓乎其中。而莫為研究,故不能明其道爾。茲錄其說如左,以資參考: 颶風起自東北者,必自北而西自西北者,必自北而東;而俱至南乃息,謂之迴南,凡兩晝夜始止。若不降雨,不迴南,則踰月復作,作必對時,日作次日止,夜作次夜止。然颶初起,有雷則不成;作數日而有迅雷,則止。 海上之空,無時無雲,故雖濃雲靉靆,但有雲腳,必不雨。雲腳者,如畫家繪水石,橫染一筆,為之分界。無腳之雲如繪遠山,但見出頭,不見所止。 日出時,有雲蔽之。辰刻後,雲漸散,必大晴。日初出則開朗,是日必不晴。若暑時久晴,則不拘。 日落時,西方有雲氣橫亙天上,或作數十縷,各不相屬,日從雲隙中度過,來日大晴;或雲色一片相連,其中但有一二點空竇,得見紅色,亦主晴。如西方雲色黯淡,一片如墨,全無隙漏,又不見雲腳,明日必雨;若雲色濃厚,夜即雨。 日落時,西北方雲起如層巒疊嶂,數十重各矗立,七日之內,必有大風雨。 昧爽降雨,是日主晴。初雨如霧,雖沉晦,至午必晴。 久雨後暫輟,猶見細雨如霧,縱令開朗,旋雨。諺雲:「雨前濛濛終不雨,雨後濛濛終不晴」。 久雨後,入夜忽霽,星月朗潔,明日必大雨。若近暮見紅光而後見月,則晴。 諸山煙靄蒼茫;若山光透漏,便為風雨之徵。又如餓鳶高唳,海鶴驚飛,喻日必風。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占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fa.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fa.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臺灣府志
蟋蟀
雲頭
道爾
近世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盛京賦
臺灣哀詞
古今詩話菁華(二)
度支志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
列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