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祠記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4000001814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文集
描述:
內文:  牡丹之役,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視師臺灣。及平,奏建明延平郡王祠,春秋致祭,從臺灣人士之請也。祠在臺南府治。時幕客某曾撰碑記一篇,尚未刻石。文雖排偶,而奇倔之氣見於行間。餘恐其久而失也,為錄於左。唯某之姓名籍貫不詳,他日有知,當表出之。     夫金甌 委地,金陵之王氣方終;玉璽歸東,子氏之山河不改。五王龍種,一去無歸;四鎮沙蟲,六軍悉化。二十萬熊羆勁旅,爭拔幟以依劉;五百人豺虎背嵬,誰鳴環而思宋。而乃手搖大戟,足履欃槍,張我空拳,嘔臣心血,以蚍蜉蟻子之眾,思撼泰山,驅村野市井之人,使當大敵;卒能威傾兩島,力抗金師,增勝國之光輝,奉故主之正朔,存君臣之大義,割父子之厚恩。伊古以來,未之有也。遐哉其有明賜姓之延平郡王乎!     當夫龍飛絕塞,鹿走中原,一局崖山,非復趙家之土,千年蜀魄,空悲望帝之魂。起子儀 於九原,徒嗟束手;生淮陰於此日,彌費勞心。王乃生成血性,激發天良,倣溫太真之絕裾 ,為祖士雅之擊楫。艨艟千艘,固金、廈之藩籬;士卒萬人,撤漳、泉之門戶。士各有志,豈死君而改初衷?人之無良,胡受恩而忘報效?其意以為明社不復,則此心一日不安,雖惠公執狐突以要子犯,光武使文淵以諭隗囂 ,而藎念彌貞,忠心益勵,固不以利害易操,安危變節者。      昔者田橫入海,實抒貞忱;孟昶 據蜀,乃乘紛亂。武侯承寄託之重,恢復冀圖;景略受知遇之恩,長才勉竭。然皆誼深君父,情重解推。未有生逢厄運,躬處危邦,受帝昺 一日之知,矢豫讓終身之報。滿朝朱紫,屈膝紛紛;一領青衿,雄姿落落。雖拓地之功,終成畫餅;而清邊之禁,已至遷家。究而觀之,海隅一島而已。嗚呼!豈不難哉!     說者謂王才雖卓越,性實猜疑。致施琅之投誠,任黃梧而見叛。雖將帥有七十二之鎮,而封疆僅數百里而遙。以至逐浪隨波,朝奔夕潰。有類孫恩之窮蹙,略同楊麼之倡狂。不知陰平坐失,非伯約之無謀;天塹橫衝,實吳宮之應沼。天心已去,即萬籲而難回;大廈將傾,豈一木所能任?王之忠,足以爭亡國之氣,而不能攖興國之鋒;足以彌缺憾之天,而不能完破碎之璧。不然,固有受累世之恩榮,擁百萬之師旅,而身事兩朝,迄無一是者,抑又不足以膏王之斧鑕矣。     說者又謂王名為幹蠱,實戾慈烏,僅知何恃之嗟,不識靡依之痛。況乃翁已膺顯爵,而昆季 並受殊恩,自當卷甲來歸,偃戈內附,共敘天倫之樂,同宣翊戴之勳,書竹帛以留青,銘鼎彝而著列,識時為傑,與國同休,豈不毅然大丈夫哉!不知王既以身許國,則不以私恤家。歸吳事魏,非烈士之本心;暮四朝三,實僉壬之常態。王具勾踐臥薪之心,效劉琨枕戈 之志,刺武穆精忠之背,納光弼靴橐之刀,一身尚在,則明祚有一髮之存,一日不死,則漢室之君臣不樂。蓋王所能者人也,所不能者天也;所伸者志也,所不能伸者力也。     洎乎江南敗歸,由榔走緬,符堅之勢日蹙,伯顏之焰方張。一隅不足以抗大兵,尺地亦足以資守禦。天誘其衷,辟洪荒於閩海;人假以便,復先世之故皋。方謂端委開基,拓荊蠻之巨壤;曲沃強盛,創兩晉之宏規;而乃此志未酬,大星遽落。孫皓 酷虐,劉禪 庸愚。至王之孫克塽乃入版圖。天也!     國家道合中天,運隆下武,通乾象之精,執坤靈之寶,詔列祀典,命建崇祠。此邦地控閩甌,星分鬥女,今為劇郡,昔號東寧。往哲邈焉,我靈斯在。升階七尺,儼受社於藩封;複閣重軒,易宏規於草創。冕裳?赫,尚留晉代之衣冠;榱桷丹青,似聳靈光之崇殿。置中尊於椒桂,垂紱雲敷;申上席於蘋蘩,圓冠兩集。譬如李唐郭令,寶遺隴於中州,蜀漢武鄉,屹崇祠於私奠,庶幾鼎足而三焉。飲水知源,聞風起懦。完人一代,生佛萬家。噫!安得筆燦江花,揮灑勒謝太傅之碣,才如蘇海,淋漓表忠觀之碑?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疆域志
文學史概論
關征志
虞美人詠花二十韻十六首
古今詩話菁華(二)
列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