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志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162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局 所   全臺團練總局:在臺南府治。咸豐三年設。自後凡有軍事,則開辦焉。法人之役,臺北亦設,各廳縣皆設分局。   培元總局:光緒七年,臺灣道劉璈改團練總局為培元總局,仍委紳士理之,以辦地方公事。法人之役,復為團練。   全臺籌防總局:一在臺北府治,一在臺南府治,均光緒十年設,二十年復設。   保甲局:各府廳縣皆設,無事之時則辦冬防。   臺灣通商總局:在臺灣道署。咸豐九年設,以辦通商事務。光緒十三年,臺北亦設此局,歸布政使督辦。   全臺清賦總局:一在臺南府治,一在臺北府治,均光緒十二年設。各廳縣皆設分局,十八年事竣,裁撤。   全臺撫墾總局:在淡水縣轄大嵙崁。光緒十二年設。各地多設分局。   轉運局:在上海。光緒十年設,委蘇松太道辦之,以理臺灣軍械餉項轉運之事。   支應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一年設,由布政使督辦,而臺南設分局。   捐輸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一年設,由布政使督辦,而臺南設分局。   善後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二年設,由布政使督辦,以理戰後之事。 招墾局:光緒元年設於廈門、汕頭、香港,以辦閩粵人來臺開墾之事。   招商局:光緒十二年設於新嘉坡,以辦南洋華僑來臺經營之事。   鑄錢局:在臺南府治東安坊,康熙二十四年設,後裁。   官銀號:同治二年設於滬尾,以收解關稅。其後旗後、安平、雞籠以次開辦。   官銀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六年設。   臺南官票局:在臺南府治,光緒二十一年設。   法審局:在臺北撫署內,光緒十二年設。   官醫局:在臺北考棚內,光緒十二年設,十七年裁。   軍器局:在臺北大稻埕,光緒十一年八月設,翌年十月竣工,費款十二萬餘圓,以記名提督劉朝幹為總辦,聘德國工師以製軍器。   電報總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二年設,各地多設分局。   釐金總局:在臺北府治,由布政使督辦。先是通商之後,奏設釐金局於滬尾、安平,以徵各貨釐金。其後各處添設,計有三十八分局。   烙號局:同治五年設於滬尾、安平,以烙阿片之號,而徵其釐,歸道督辦,其後改由商人攬辦。   金沙局:在基隆廳轄瑞芳,光緒十七年設。而暖暖、六堵、七堵、四腳亭、頂雙溪 各設分局。   腦磺總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三年設,由巡撫督辦。而大嵙崁、彰化、恆春、宜蘭各設分局。其外又設支局。十七年,改歸撫墾局兼辦。   煤務總局:在基隆,光緒五年設,聘用西人,以機器開採煤炭。   磺油局:在苗栗縣治,光緒十三年設,十七年裁。   鐵路總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三年設。   軍裝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一年設,而臺南設分局。   火藥局:在臺北大隆同莊,光緒十二年設;而臺南在小北門外。   水雷局:一在滬尾,一在基隆,均光緒十二年設。   硝藥局:在臺北大稻埕,光緒十二年設,歸軍器局兼辦,以自製火藥。   伐木局:在臺北大稻埕,光緒十二年設,歸軍器局兼辦,以機器切鋸材木,配售上海,並為鐵路枕木之用。   蠶桑局:在臺北大稻埕,光緒十六年設。   臺北通商局:在臺北東門外,光緒十三年設,以辦建築城內舖屋之事。   清道局:光緒十三年設。凡臺北及通商口岸各設一局,以清街道。十七年裁。   郵政總局:在臺北府治,光緒十四年設。各地多設分局。 通誌局:在臺北登瀛書院內,光緒十七年設。各廳縣皆設採訪局,以編纂臺灣通誌。   臺南樂局:在臺南府治奎樓內,由紳士辦之,以司文廟祀典,歲收租穀數千石。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生平紀要
列傳六
典禮志
刑法志
列傳二
列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