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志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1937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埔裏社廳   埔裏社在萬山之中,距臺灣府治東南可九十里,中拓平原,周三十餘里。土厚泉甘,宜稻蔗,物產尤饒,取之無盡。南北兩溪皆源自深山,奔流而西,以達於海,引水溉田者十數萬甲,固天然之奧區也。歸化番社二十有四,而以六社名:曰埔裏,田眉裏,曰田頭,曰水社,曰沈鹿,曰貓蘭;而埔裏尤著,康、雍以來,久見紀載。封疆大吏,猶以甌脫視之,能不惜哉!地大物溥,來者日眾,封禁之議,遂不可行。於是鄧傳安倡 之,史密和之,而劉韻珂乃大言之,其陳開設之利詳矣。而痺痿臣工,不知大計,仍以險遠為難,可謂昧矣。光緒紀元,開山議起,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略兵中路,爰有招撫六社之請。詢謀僉同,建設一廳,以鹿港同知移駐於此,改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治大埔城。啟之,剔之,教之,養之,而六社之土田戶籍,乃得隸於宇下。其地僻處內山,居臺之中,勢險而阻。危崖深谷,偪仄難行。自府治出南門,行二十里至烏溪,水急不可涉,駕筏渡之。六里為草鞋墩。迤東八里為土城,海蘭察駐軍之地也。十三里為龜仔頭。八里為內國姓,鄭氏之時,劉國軒率師至此,以討北港溪番,人多粵籍;而家祀延平郡王。十二里為北港溪,兩山夾立,茂林蔽天。往時野番嘗伏險殺人,設隘之後,患始戢。十里為松柏崙,高數百仞,盤旋而上,俯瞰大埔城,如在眼底;越山東行二十里即至。其自葫蘆墩踰抽籐坑而來者,亦會於北港溪。是為入治之北路。自草鞋墩東行十二里至南投,前駐縣丞,今已撤。又十二里為濁水。十二里為集集。八里為柴圍。又北越雞胸嶺,十五里而至頭社,地腴而坦。又八里為水社,有日月潭,勝境也,水極清冽,環可二十餘里,中有小山曰珠嶼,番繞嶼居,極稠密,獨虛其中,往來必架艋舺,刳獨木為之,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數人。潭中多菱藕,饒魚鱉,番取以食。藍鼎元記之,以為古稱蓬瀛,不是過也。繞嶼北行,五里為貓蘭。又五里沈鹿。又十里為白葉嶺。過此而北,又行十里,是為入治之南路。自治東行,延眉溪上流而至霧關,平原盡處,豁 然高山,為野番出沒之所。樟楠之屬,蓊鬱成林,荒古以來,斧斤未入,故得長葆其壽。霧關山絕高,與臺東接,苟闢而徑之,可達花蓮港。而守城大山獨當一面,神足氣王,巍然為治之屏翰。夫埔裏社自開拓至今,漢人爭處,前茅後勁,再接再厲。墾成之田已萬甲,眾至二、三萬人。而土番乃日就凌夷,不能存其十一。其得以暫保其生者,唯外來之屯番爾。然語言習俗,漸從漢風,則亦同化於我而已。烏乎!優勝劣敗之機,可不惕哉?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五桂嶺石壁肖像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
虞衡志
列傳三
商務志
軍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