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事宜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2000003223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佚名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保甲之制廢,而有名無實也久矣,欲舉其實,則必嚴稽查、密編冊、立約束、行賞罰、儲公費、專責成、重守望、近自城市,至於郊野,無不保之地,無不團之鄉,而後保甲為得其實際,然如是而民不勝擾矣。  夫保甲起自周官,管子一行之,以資其霸功,商鞅再行之,以濟其苛政,王安石欲行而大乘其道,至明王文成三行之,而乃收實效,迨近代胡文忠諸人;平髮逆之亂,踵行之,而亦得實用,至邇來每有小警而輒行之,而坊置一柵,鄉設一局,散無統紀,事故一來,其不足收捍禦之資清姦宄之萌也固矣。竊謂保甲宜因地制宜,因時變法,故管子行之而自成管子之法,商鞅行之而自成商鞅之法,即王文成故文忠亦各行之而各成其法,是以不行則已,行之而輒無不效,今之時與諸人異矣,事變之出又與諸人不同矣。  竊謂保甲若仿前人之法,不密則不得其道,愈密則愈失其方,敢以管見測之,今之行保甲為倭寇設也,夫倭寇來自海外,與內地不同,寇起內地,氣類相通,易與之應,保甲不可不密也,寇起海外,聲勢相隔,豫為之防,保甲不可不疏也。而疏之中有宜密者,密之中有宜疏者,何謂宜密?倭寇之來,多以輪船渡海,入水宜深,其來必在臺灣南北,若中路一帶港灣處處擱淺,難以駐輪,此可疏者也。然陰平縋險,曹兵以窺西屬,牂牁下軍漢武以收南粵,我之謀敵,必敵之所不虞,恐敵之謀我,亦必我之所不備,或自彼地揚帆突至,或以偏師取澎湖,而僱民船駛入,或駐輪船臺北而以小艇載兵闖來,此可虞者也。   然敵人之來,必募內應,得漢姦以為之導,而後敢至,不然入港之曲折,則擱灘可憂,登岸之旁皇,則殲旃立見,此無內應而敵之所未敢圖者也。募內應必在濱海一帶地方,則保甲之設,宜密於茲,雖臺灣之人,安土樂居,懋遷所至,多在閩浙廣州,曰人僻在東洋,為臺人所不問之區,聲息固難於潛通,而邇來科役紛紛,頗滋民患,西洋設教,又誘頑民,恐漢姦即於是而生,又況濱海之民,土瘠年荒,恒憂貧窶,一旦敵人載寶而來,恐不勉趨之如騖,此保甲之宜密者也。  若近山一帶,及城市之間,固已磐鞏無驚,跳梁不作,必欲行編審之法,為冊籍之查,鳩集練軍,廣招鄉勇,作兵衣、備軍械,則城市之人,既已脆弱不足用,即山居之夫,亦耕稼不可擾,而又無事之時,故為騷騷,恐如無病而唸□,藉以奉行之虛文,塞上憲之申報,又非為國之實意,坐糜民財,填於無益,又非愛民之實心,此又保甲之宜疏者也。  故夫今日之保甲宜變,今日仿倭之保甲又宜變,昔王文成之保甲,為江西之亂也胡文忠之保甲,為長髮之匪也,斯時之民,各謀其身家,無保甲以為之聯,民且自為捍忠之舉,有在上以絜領提綱,而愈易於成事,故雖密而不見其擾,因民之欲也,今日未見寇而傋寇,既非民之所樂,民未受寇之患,而先使受備寇之患,尤非民之所願,是不可無以鼓舞之也。鼓舞之道,宜由紳耆以及於鄉氓,當使之知有趨事急公之賞,而又當靜鎮而使之不讙,為今之計宜官先巡視沿海一帶地方,而於港道深通村莊僻處之地,駐一營兵,於兵力不及之地,練數團勇,或數漁戶,或數耕農,無事使其自便,有事使聽紳董提調,而官先籌一公費,無事使受微利,有事使膺厚賞,而公費或派之於城市,山莊團練不及之地捐之,又當使甚薄,以令民 樂,輸勸捐公費之紳董,又宜得其人,糾合鄉團之紳董又宜得其人,鄉團既獲微利,則易於調遣,當於閒暇之餘,呼集使聚,而陰以兵法部勒之,紳董不盡知兵法,當官時為告諭之,紳董知兵法,然後有以教鄉氓,鄉氓知兵法,然後有所恃以無恐,地方一有夷患,招之而後敢出,兵法宜先使習步伐止齊,次習銃,次習械,止教之使守,而非欲調之遠方,先時以此意相諭,而後彼有所不懼,此以團為保以疏而實密者也。  其保甲所行,宜擇夫夷教盛行之鄉,民俗僥悍之地,一以防漢姦,一以防土匪也,故欲行鄉團,必先知地利,欲行保甲,必先知民風,不然無地不保,無處不團,民既甚苦其騷擾,官亦虛費其精神,惟於緊要之隘行之,非緊要之地置之,則費既有所出,而官之精神亦可以專注庶事,不流於虛文也。  夫古來舉事,情聯而氣不隔,則事成,中國之不及夷人者,非地不廣也,非兵不足也,非勢不大而人不強也。惟上下之情不相聯而已,將與兵不相聯,則戰陣無猛士,官與民不相聯,則赴難無童殤,今欲行保甲,亦不可上下不相聯也。上下不相聯,則官無以知紳民之材,無以知紳民之材,斯無以得紳民之心,無以得其心,斯無以盡其力,而保甲雖有成法,恐亦與具文等耳,此又非所能為計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清同治十二年,林淵源、蔡德芳奉憲采訪...
臺灣詩社記
宗教志
疆域志
下龍門臨伊水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