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水道解後區言 附第八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2000003162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佚名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 松花江,古速末水也,北魏時粟末部在焉,故又謂粟末江,江挾邊內無數大小水以入鴨子江,故遼時統謂之混同江,江至伯都訥一曲,故又謂曲江,混同江者,大鴨子河也(小河遼,仍名鴨子,不改。),挾邊外無數大小水合黑水以入海,黑水又挾極北無數大小水以入混同江,故遼於此置混同軍。黑水者,黑龍江也,遼金皆賴混同江以資軍實,故混同江之名特著,今之松花江實扼其要,國初置船廠以入黑龍江,而攻俄羅斯,故俄羅之南下,日本之西上,均爭此為轉樞之區,六通八達,東北之水莫利於此也。 長白之東,有混同江,長白之南,有鴨綠江,其西有遼河,皆為眾水所匯歸,上古時未為害於中國,故為禹蹟之所略,今則邊圉日棘,迥非昔比矣,西北之套河循陰山而繞西蒙,西由湟中而通於青海、栗下、龍門,而出於渤海,形勢水利,為塞外之最,故李元昊據西夏一隅,而抗有宋全力於三百年,其後套虜得之,猶抗有明全力於二百餘年,皆套河之便利有以資之也。 西南之水,莫利於兩粵,由湘由贛,由黔由滇,處處可通,故漢武之收南越也,一出豫章下橫浦,一出桂陽下湟水,一出零陵下灕水,一出夜郎下牂牁。牂牁江者,今盤江也,四水皆可會於番禺也,滇之盤江,合無數大小水以入粵,又合兩粵無數大小水以入海,《水經》所謂鬱江也,以過鬱林而名也。滇之黑水、金沙江為大,自徼外入蜀,而旋繞數省,又有怒江焉,可下交趾也,有瀾滄江焉,可下緬甸也,是或為禹功之所及,或為禹功之所不及也,禹功之所及,漢水為最利,江不能通於西北,而漢至西北,江不能通於中原,而漢至中原,今之襄河、漢水之一也。 有唐之中,安史據河南關洛,饟道不通,留晏為轉運使,運東南粟帛,別由襄陽至商州而入於關中,唐賴以存,蓋即今襄河之道,亦即《水經》丹水入均水。均水,入沔水之流也,國初提督殷化行熟悉形勢,尚運此水之粟救關中之饑,則漢水至中原之效也。武候出祈山,亦賴漢水以轉輸,則又至於西北也,惜乎今人不治上流之襄河,自襄鄧以至龍駒寨,有淤墊不能浮舟者矣(自襄陽均州過南陽內鄉,至商州古倉野丹水道,九百有餘里。)。下流之襄河自德安安陸以至荊州,漢陽且泛濫累浸十數州縣矣,然則古昔濟時拯亟經由之故跡,為後世棄置不修,以致貽害於地方,而不獲一利者,又豈獨一襄河也哉!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佚名(1993)。[水道解後區言 附第八]。《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4/2e.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4/2e.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龍駒寨
鴨綠江
李元昊
丹水
桂陽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列傳六
入毓粹門
鄉治志
商務志
風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