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誅自由僧論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6000002581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常諦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四五集合編
描述:
內文: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用。一切語言動作。無乃形容是心乎。形也如是。心也不然。無是理也。曰在塵不染塵。固屬大乘者用。根塵未脫。凡情未泯者。弗可從也。是色慾也者。二乘羅漢。懼而避之。以妨未然。猶或失之。況未登聖域。粗心凡夫。以其可乎。是僧也者。位列三寶。譽稱人師不以講經說法為事業。反以問芳尋柳作工夫。吾不知其可也。也昨閱臺灣新聞所載。和尚戀愛。有女同舟一幕。常諦不勝之嘆惜。噫維新之說。本乎打破家庭專制。而倡自由。豈其野蠻亂愛自由也哉。有識者莫不以此為檳。豈料佛教中。一個堂堂和尚。亦以此是從耶。誠出人意外。其既唯色是耽。定必以戒是廢。僧而非寶。師而不德。敗佛宗風。污佛面目。為禪門之蟊賊。作佛教之罪人。菩薩聞之低眉。金剛見之怒目。是佛教徒者。可不協力共誅是賊乎。吾願有德有戒僧伽。及早圖之。無使滋蔓。蔓草猶不可除。況是人乎。果是滅跡無?。佛教之發展也。可期望而待。否則晨鐘暮鼓之佛教。可定之矣。是風流案也。出乎基津。其誰乎。是誰歟。悲夫。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30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常諦(1930)。[誅自由僧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9/a0.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9/a0.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臺灣新聞
佛教徒
凡夫
專制
色慾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三點十分
軍備志
古今詩話菁華(五)
列傳四
列傳六
虞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