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五十分過一橋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88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五十分過一橋,水亦堅冰,而較闊於清河,是為沙河。沙河出昌平州西北山,有二源,而東南流至此,上承榆河,下至通州入白河,永樂十二年北征,次清河,明日次沙河, 即此也。旋即到沙河站,人家外兼有公廠,人家舊式多於新式,朱戶雕櫺,與京中同,惟京室多有鑠金增翬皇者,距此東北二里外,有沙河店,沙河南北二源,合於其東南,永樂時置行宮,稱鞏華臺,行宮圯於水,嘉靖中築城置戍,為北路廳,明朝謁陵,駐蹕其處,今為沙河鎮,車中不見。越沙河數里,聞有大小二湯山,聳田野中,東湧溫泉,西湧熱泉,尚有康熙時殘落,行五十九分,過一水甚清駛,冰不能堅,是謂榆河,下流入沙河,上流承居庸關水,桑氏《水經》,所謂濕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酈氏注,所謂關 在沮陽城東南六十里,居庸界,其水歷山南,逕軍都縣界,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者也,余按濕餘水,《漢書》上谷郡,作?餘水,濕字訛也,一作?榆,《元史》泰定三年,溫榆水溢昌平,《遼史》又作溫渝,皆昌平之榆河矣。榆河合沙河,至通州入白河,謂之大榆河,《漢書》所謂東至潞,南入沽,是也。白河又入京中北運河,余一路見居庸山澗,及南口山澗之水,流急而湍多,故榆水不易成冰,鐵路彎行,即避此低窪地,車左(西也)之山,又分二重,車右(東也)亦見遠山重重,蓋地入昌平,迤北一帶,如天壽山、駐蹕山、白浮山、 軍都山,暨昌平附近諸山峰,已可望見。白浮山在昌平東南,《元史》致和年,泰定帝崩,樞密燕帖木兒懷異圖,迎立武宗子,上都兵破居庸,燕帖木兒逆戰於榆河,又與上都兵戰於白浮野,再戰白浮山,上都兵走崑山,皆此地,崑山即昌平西南駐蹕山也,天壽山本名黃土山,明更今名,有十三陵,永樂長陵最崔嵬,嘉靖永陵、萬歷定陵最侈靡,而遭兵燹,崇禎思陵,本田貴妃墓,故簡略,山在昌平北十餘里,又有十口為隘,軍都山為太行八陘之一, 後漢永平中,匈奴入?,至軍都,為耿舒所破,斬其二王,漢末盧植,棄官隱軍都山教授,劉備從而受經,即此。其山在昌平西北二十里,連?居庸山,故《水經注》居庸關,又謂軍都關,余旋見路上人家園溝中,有冰有雪,有流澌,皆初五夜所降也,右畔山頭,處處露劍鋒,不止如廬山雙劍,由沙河至此,一路山?至南口,愈北愈峻,高峰極多,故山潦一發,榆河、沙河,即成大河,口西北即宣府延慶州界,自京城至此七十里。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洪月樵(1993)。[五十分過一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4/40.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4/40.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延慶州
洪月樵
沙河鎮
沙河店
昌平州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榷賣志
軍備志
田賦志
虞衡志
初八日午後二點
列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