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槱兒在京遊景山筆記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87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附錄 槱兒在京遊景山筆記 景山為大內鎮山,金元時所增造,周二里弱,高數百尺,山作五峰,峰頂各一亭,俯視宮禁,而眺西苑,樹木陰翳,巒嶂秀聳,一名萬壽山,亦呼煤山,前人或認作西苑瓊島之萬歲山,非也。山在紫禁城北,其正南門曰太上門,亦謂景山門,與禁城北神武門,隔一濠,一大石橋,而對峙,進門二百多步而至山,山後兩旁,翼有短垣,而接東西大護牆,有小門二,東曰山左裏門,西曰山右裏 門,進門為壽皇殿,殿凡九室,內奉九朝御容,殿後東北有集祥閣,西北有興慶閣,殿東為永思門。門內為永思殿。凡乘輿瞻謁,必於此傳膳辦事。再東為觀德殿,殿東有護國忠義廟,內塑關神武立馬像,廟之前方,即景山後方,即地安門街,為景山盡處,地安門為皇城盡處,登景山見禁中宮殿,紛錯如盤中碁子,西顧三海,則湖水茫茫,樹色蒼蒼,樓閣交綺,如雲山拳石,是地有護坦,有守衛 隊,入民國未嘗開放,人罕能至,因大學堂之交涉,始得入而參觀。 余按景山門南、神武門濠北,舊有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子弟駐處,御前侍衛,多選諸其中,猶古之虎賁、旅賁也,今零落矣。景山西門舊有藏冰窖六,每歲冬至後半月,工部委官藏冰五萬四千塊,每塊方尺五,取諸御河、龍王堂、蓮花池也,此外紫禁城內、正陽門外、德勝門 外,亦各有窖,然不及景山之多,冰之用,上供廟廷,下及於監獄,用意未嘗不周,惜後世廢弛。入神武門,即為宮禁後之御花園,園中殿閣之多,遠非景山所得而比,然而京城中高處,無有及景山者,故莊烈帝臨危登此以望烽火焉,景山,在元亦為靈圃,置珍禽奇獸,陶九成《輟耕錄》曾及之。 按康熙二十二年,朱竹垞賜居禁垣,其年譜謂即在景山北、黃瓦門東南,考是時,吳三桂初平,聖祖即銳意文學,偃武修文,故侍從小臣如朱十,亦 得賜宴太和門,賜食保和殿,賜宴乾清宮,供奉南書房,賜禁中騎馬,遂開一朝太平之業,視民國鹵莽滅裂,鄙夷道德,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者猶以建虜斥有清,豈平情歟? 初槱兒記永思殿,為皇帝倚廬,余謂倚廬必附殯宮,而大內宮殿重重,豈必遠厝梓宮於景山,故刪之,及偶閱沈比部伯鍔《從扈小記》,載乙亥九月(光緒元年),穆宗毅皇帝梓宮在觀德殿,盡節之烈皇后梓宮在永思殿,始覺槱兒言之有由,余猶疑同治時,誅內監安得海,失懽西太 后,故推而遠之,及考《東華錄》,則世祖亦移殯景山壽皇殿,《歸田記》則嘉慶末仁宗崩於熱河,迎安梓宮於乾清宮,亦旋殯景山觀德殿,然自康熙以下,多殯在乾清宮,以東廡為倚廬,即明代永樂崩於榆木川,迎入仁智殿,正德崩於豹房,迎入內殿,其他亦多在乾清宮,未嘗殯此,惟崇禎殉國,殯於景山而已,有清皇后乃多殯此,而以此為几筵殿,舊儀梓宮登大昇輿,在景運門,穆宗則由地安門出東直門,至燕郊始登大昇輿(原本簡作昇大輿,不合《會典》。),舁夫絳衣,百二十八人,有象駝隊、騎隊、幔亭、輦輅、旗蓋諸儀仗,皆騎,鑾儀官騎馬持蓋前導,梓宮前後百餘騎,內侍十餘輩,颺紙錢,自出景山,次蘆殿,越三夜始抵薊州盤山,先以隆福寺為饗殿,而後進陵,盤山為京東之勝,上盤松、中盤石、下盤水,康熙乾隆,屢次宸遊。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撫墾志
關征志
下龍門臨伊水
軍備志
列傳六
農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