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猶北京紫禁城也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3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臺城猶北京紫禁城也。晉宋人呼宮禁為臺。故曰臺城。孫吳時謂之苑城。晉元帝南渡。即帝位。居吳太初宮即舊宮。成帝咸和三年蘇峻反。破京城。遷帝石頭城。燬宮城。咸和五年蘇峻平。繕苑城。為建康宮。即新宮。自宋至陳居之。皆謂之臺城。梁侯景反。堰玄武湖灌臺城是也。臺城在雞籠山上。即雞鳴山。覆舟山側。東環平岡。西臨石頭。北帶玄武湖。南擁青溪秦淮。今之四方城。方位均合。惟規模殊小。決非舊址。蓋自隋平陳後。臺 城悉毀。唐末張雄自揚州使趙暉治南朝臺城。決不能如前。南唐雖都金陵。既遷南昌。入宋亦削盡。此方城蓋明代所築兵營耳。   宋元嘉十五年。命雷次宗開儒館於雞籠山。明洪武二年。立功臣廟列祀二十一人於雞鳴山。皆不離雞鳴寺一帶。今渺無遺?蓋荒涼久矣。   玄武湖。本名練湖蔣陵湖西陵湖。故桑泊地。晉太興中築堤壅北山之水。東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場。以習舟師。在都 城北。故稱北湖。既作新宮。水在宮城後。故稱後湖。宋元嘉中黑龍見湖中。改雞鳴山為龍山。乃名湖曰玄武湖。湖築三山。周迴三十里。春夏深八尺。秋冬四尺。湖迫在樂遊苑後。故又引湖水入宮城。為天泉池。分兩派出秦淮河。宮城既毀。山上樓觀無存。湖隄亦不修濬。宋熙寧八年。王安石奏開十字河為四斗門。洩水廢湖為田。僅存一池。洪武初復開之。立書庫於湖中洲上。今又湮塞。余見時。四面平地。或有水如雨後潦。或無水。蘆草荒荒。所謂中有一 池者。亦遠遠望不真。王新城有臺城眺後湖詩。近人元徵亦有泛舟至後湖記。蓋或春夏水生。尚有湖容。余從孤淒埂行之不至。然古今盛衰山川隆替。亦可見矣。   六朝都城內三重去聲城。臺城之南。東有東府城。西有西州城。若石頭城。當時則在城外。明代縮東北之城。拓西南。故石頭山今在府城內。此皆讀史鑑考輿地者。所不可不知。故詳之。東府之地。在今大中橋東。西州之地。當在今堂子街北。 金陵大觀。盡在江上。六朝金粉既已零落。城中秦淮河。畫舫笙歌。紅樓珠翠。亦?不如前。城北鐘阜。樵采千年。林樹不榮。泉石亦枯。所謂昭明太子飲馬池。宏覽寺右虎跑泉。已與葠藥俱湮。他可知矣。故惟江上青山?古長新。而遠客來遊。則惟醉心城市。未有能叩寂求音泛舟大江中。與波濤上下。停橈躡屐。上翠微巔。訪今古?。是可惜焉。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虞衡志
附頭份弔古詩
生平紀要
建國紀
疆域志
天山賦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