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族共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1000002108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先生餘集
描述:
內文:五族共和,人有權利。滿人既得參政,則清帝可選為大總統乎?此疑問也。余意清帝而有此資格,茍肯棄其尊號,則仍為民國之人也。為民國之人,則仍有選舉之權也。夫為大總統者,非必有閥閾之地也;但有其學問,有其道德,有其才幹,而又為國人所欽式,則可為之。羅斯福報界之人也,威爾遜法律之士也。人苦於不能立志,不能進取爾;彼古來多少英雄,孰非出於貧賤也哉? ?緯之說,學者不言,而其事或有偶然者。北京為元人所建,而好事者遂有懸談,謂元亡於至正,是正陽也;明亡於崇禎,是崇文也;清亡於宣統,是宣武也,此皆南面而立之門也。然則正陽之外為永定,民國其從此永定乎?夫國之興亡,在人而不在天;蓋人之所為者有實,而天之所寓者無形。故曰:「人定勝天。」又曰;「天助自助者。」今三代之亡,亡於人也。元明遠矣,清人以外族入主中夏,太平之役,宗祚斬矣;曾胡自賊,保厥餘灰。外侮孔張,日昃不暇,多難興邦,此其時矣。而宮闈縱慾,貴冑擅權;賄賂公行,廉恥道喪,民怨已極。重以庚子之變,縱盜殺人,戲侮列國;西安遠狩,幸而得還;上下一心,發憤自強,培養民氣,整剔吏治,猶恐不足以救。乃復芟夷之,紊亂之,瓜分之禍,迫於俄頃。雖非武昌起義,而清人已魚爛矣。夫武昌起義,雖曰光復,實以救亡。蓋當此風雨飄搖之時,非有毅力決心起而代之,則不足以圖存,且不足以變法。故革命者,迫於時勢而然也。是故清室之亡,亡於慈禧,亡於載灃,亡於宗室也。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出版者:
連橫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4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虞衡志
典禮志
獨立紀
列傳二
藝文志
列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