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軼聞 虎賁中郎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30800559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民哀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吳越間當爐女。烏雲三匝。窄袖輕衫。低眉一笑。行酒數巡。所謂青娥侍酒。樽中醽醁亦為增色。令座客多飲一杯也。虞麓尚湖間有碧紅者。娟妙無匹。濃妝淡抹。靡不相宜。小草花。隨意簪之。皆堪入畫。諸女效之。百不一逮。蓋個中翹楚也。碧紅姓陸。其家向以麴孽為生。傳至碧父。已五世矣。故碧紅春色難關。紅杏一枝。牆頭突出。十三四歲時。己周旋肆中。雖碧紅深恥之。而境遇使然。欲免不得。無可如何。亦略捲雙彎。高擎鸚鵡盃也。碧紅之居臨河。隔岸有松禪相國別墅在。時相國供職京師。聖眷隆重。無子嗣。一孫名曾源。生而歧嶷。九齡入泮。十五發解。十八捷南宮。臚唱第一。欽賜狀元及第。里閈榮之。曾源五車讀盡八斗才尊。且貌尤俊秀一時。有衛玠潘郎之譽。皇太后那拉氏春宮穢亂。節操素輕。故當時淫風滿宇內。人謂斯亦母儀足式。語雖不登大雅。然亦慨乎言之也。曾源瓊林宴罷。入朝謝恩。適值武氏。臨朝垂簾。呂雉睹其丰采。大歎賞。翌日。遂特旨召入宮覲見。賞賚有加。在曾源初列仕途。未辨難易。而相國則己覘后意。且先曾源而入之。昌宗易之。馮懷義輩一流人物已。耽耽欲逐。與其貽患於將來。曷若防微於此。故不一月而為曾源報病乞休。后不之信。遣使存問。曾源遂不得不學避魏入齊之孫臏。裂瘋出都。明哲保身。嗟夫。人方羨曾源之翩翩濁世。學士風流。殊不知曾源正為消洒出群。迺蹈危機。麝因臍而畢命。象有齒而焚身。曾源不幸。殆亦如象麝之丁厄運乎。曾源既歸。息居別墅中。不與外人通慶弔。蓋不得不然也。惟於清晨或薄暮。則至臨河之鏡奩山房小憩。倚欄顧影。搔首長歎耳。忽忽一年幾無日。不若是寒暑無間。殊不知隔岸有人。學東家子之窺宋玉。亦一年於斯矣。翳何人。翳何人。蓋即酒家女陸碧紅也。碧紅初洗陶器於河畔。遙見曾源。乍見猶不為意。久之。見其面如冠玉。朗朗照人。且稔知其為翰苑殿撰。心竊慕焉。日復一日。竟幽懷難解。期年之後。動靜失常。啼笑無端。未幾。奄奄成疾。鎮日臥床不能起。向藥爐茶灶討生活。一枝穠豔。至此欲變斷腸花矣。碧母知女病亟。以告其夫。碧父雖為酒家傭。而饒有翰墨氣息。初謂河魚之疾。勿藥可愈。不之理。繼與之食不食。與之言不言。膝前乏嗣。年過知非。僅留此弱息。愛之不啻掌上珠。乃不得不詢其所欲。碧紅初猶不言。父百計誘之。碧自忖早晚一死。言之或有效。反能不死。因汍瀾曰。天生兒貌。復少假之慧。當生於名閥中。縱不得作顯者婦。亦不失為士大夫妻。今迺投生於斯。父雖狷介有古人風。而外人不察。終不免以賤業視我家。群分類聚。兒逆計他日所適。當不出屠沽賣漿之子。父曰。然則兒何欲。碧紅曰。兒不言死。言亦死。兒欲得事人如隔岸翁殿元之品貌科第於願遂矣。父曰。癡妮子毋妄想。彼赫奕如此。豈尚作鰥魚耶。縱未有婦。試思亦肯婿我家否。兒言直不自諒。碧紅曰。兒寧不自揣。第得為小星。死亦瞑目。父搖首曰。兒休矣。此事萬不能諧。徒貽人笑。當別作計。兒毋固執。碧紅長歎者。再於是仍不言不食如故。且當益加劇。父母大憂急。然亦無計可解也。碧之母舅張大觀來。張向為奴隸。曾傭於相國家者。碧父以此事商之大觀。亦笑其妄想。而憐其情癡。因欲一見甥女。碧父導之入。大觀謂碧紅曰。甥毋自苦。我當徐為設法。倘有前緣。一旦幸而成。亦未可知。勿使??。乃爾碧紅遽起謝。光陰荏苒。又越半年。一日。大觀無意至相國別墅探。訪其儕。?曾源於廳事。熟視而笑。曾源駭其笑。問之不答。笑如故。曾源怒。大觀曰。公子勿怒。奴見公子。不覺觸及一事。曾源窮詰為何。大觀囁嚅不遽吐。曰恐有褻聽聞。罪將不赦。曾源曰。言亦何妨。大觀曰。然則言矣。公子勿責。隔河酒家女陸碧紅。奴甥也。……欲言又止者再。曾源曰。碧紅奈何。大觀察曾源無厭意。復進曰。曩見公子玉貌。並耳熟公子少年科第文學。冠天下士。碧紅亦自負素有姿。誓得人如公者而事之。而度勢量力。又審萬不能償願。將絕食死。奴哀其志。悲其遇。而又嗤其妄。故見公子而笑耳。曾源曰。碧紅匪晨夕在岸間洗滌壺樽者耶。大觀曰然。曾源默不語。若有所感。良久。歎曰。天下多癡心女子。憐才惜貌。大抵若是者也。情何以堪。大觀訝言不倫。面有異色。曾源亦自知失言。急詔之曰。今爾可歸告彼。明日准備鵝黃。我將偕爾往。令彼抱甕以前。果合我意。微作首肯狀。以定後局。或可曲成其志。不合則亦從此可已其念也。大觀欣然走告碧紅喜形於色。私信此事必諧。而大觀則竊疑曾源所言。究係何指。詎碧紅乃有偌大之福命哉。明晨。碧紅理鬢綰髻。投炭燃爐。病若失。俄而曾源偕其舅至。碧紅含羞而前。低首淺斟。雖為郎??。已遜平日之瓊蕤玉蕊。而曾源一見斯人。彷彿不酒而醉。惟未露肯否。略坐即歸去。大觀當亟歸。探問曰若何。曾源曰。可則。可矣。但夫人恐不以為可。當入商之。大觀意謂此理所當然。自宜耳聽好消息。殊不知曾源視碧紅貌。遠睹之與那位后彷彿。近視則稍遜為門閥所拘。將假託夫人不允以謝之。而曾源之大婦。為名宦女。有德。聞曾源言。勃然曰。此有志女也。吾為君娶之。小償夙願。且以成彼志也。君意何如。曾源微喟不語。夫人遂命人出語大觀。大觀則往告碧紅父母。擇日歌秣馬夙興之詩也。碧紅既得如願以償。中心之愉快。固不待言。卻扇之夕。曾源入房。碧紅辭謝曰。妾願執箕帚為侍婢。今得媵公子。何幸如之。寧復敢冀非分之求。以欺夫人哉。妾殊不敢當夕。曾源愛其有禮。勿強也。迨還告夫人。夫人喜。令復往。拒如初。夫人乃秉燭送其夫入房。笑謂碧紅曰。爾意良善。我已洞悉爾衷。今夕三星在戶。不可負此吉期。此吾命焉。不必再卻。碧紅乃從。入門之後。事曾源及夫人。如婦事舅姑然。人或偶問之。則曰舉止本來羞澀慣。大方何敢學夫人。時人健稱之。今則杜康家無赤腳婢。但不知春風醉鄉。綠雲委墮間。誰是碧紅第二耶。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0年8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田賦志
榷賣志
入毓粹門
教育志
列傳三
列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