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治蜀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500780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楊肇嘉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治邑難,治鄙陋之邑尤難。治鄙陋之邑難。治鄙陋之邑而能化其鄙陋為尤難。昔潮人不知學。文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論者謂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而學化粵人之陋。其教化已足震古而爍今。不知由唐溯漢。其興學校。培人才。以默化西蜀之鄙陋者。古之人已有行之者矣。其人為誰。厥維文翁。文翁者,漢之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已具化民成俗之本。景帝末,由郡縣察舉。為蜀郡太守。當其時蜀地文化未開。士無爾雅溫文之度。民鮮禮義廉恥之風。僵陋在夷。聲教所以未能遠迄也。文翁下車伊始。他務未遑。首以興學為急。於是選縣吏之有才者。張叔輩十餘人。遣詣京師就學。學成而榮以職,而又於成都市中。設立學官。以教弟子。且選諸生之明經飭行者出入與俱。以示軒冤。其鼓勵巴蜀之人士。俾知殷然向學。蔚然成材者,其用意為備至也。昔子賤治單父。鳴琴而理。孔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如文翁者。庶幾近之矣,夫當此酷吏成行。郅都甯成。至有蒼鷹乳虎之號,況蜀都僻遠。驄馬威風,若出以暴戾恣睢。誰敢側目相視,乃文翁仁愛為心。教化為念。不惜減省少府之用度。以為造就人才之需,其殷殷於教道者。即其殷殷於治道也。蜀民何幸,乃得此樂只君子,為民父母乎。吁循吏本循儒,蜀邑絃歌垂雅化。教民先教學,辟雍鐘鼓化愚頑。漢治文學之興。未始非文翁開其先也。惜乎大□而零落一官。不似民愛鄧侯之政。挽之不留。迄今過四川而憑弔。遺廟猶存。蜀人之祀文翁。一如潮人之祀文公也。遙遙千載。治蜀早樹治潮之先聲。噫文翁安知非文公之前身也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9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雲林寺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澎湖處大海之中
經營紀
田賦志
話詩體裁示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