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損友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200578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高氏友琴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今夫磨不磷。涅不錙。不藉益友而益,不因損友而損者。此乃聰明睿智之人。生知安行之聖。下此者其猶湍水也,決自東方則東流。決自西方則西流。與益友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克挹其香。與損友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能染其臭。故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堯友舜而唐興。舜友禹而虞治。齊桓友管鮑而齊治,友易牙豎刁而齊。亂親賢。臣遠小人,前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君子,後漢所以傾頹也,余閑時覽史。顧及此事。未嘗不景仰於唐虞。而嘆息痛恨於齊桓桓靈也。竊謂帝者王者霸者。尚皆以益友而興其國。治其國。以損友而亂其國亡其國,況我輩庶人。何堪濫交。而不親益友以受益,遠損友以避害乎,或問於余曰。均是人也。胡知其為益友而親之。知其為損友而遠之乎。余對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益友損友。又焉庾哉。何者物必聚乎其類,水流濕。火就燥。人亦如之。其人為益友,所親所與所舉者。必博學淹通之輩。節操禮義之士。時而窮也。非分非法之事。必不敢為。亦不肯為時而貧也。不仁不義之財。必不敢取。亦不屑取,若此者斷為益友。我而折節以交之。將見談說古今。盡屬至理。聚首朝夕。無非正經。久之又久。自能薰陶德業。啟發知能,而默受其益。苟其人為損友,所親所與所舉者。必皆見利忘義之人。花柳賭博之子。窮而泛溢為非。貧則忮求兼用,若此者斷為損友。不知屏去而誤交之。茶餘酒後。盡是淫博閑談。每謂某也呼廬而獲千金。己成小富。某也喝雉亦得數百。頗云小康。某女容若梨花。兼且知昧識趣。枕席之歡能曲盡繾綣。某女貌如冠玉。況又多情絕技。床第(應作笫)之樂,竟超出尋常。而我聽之既熟。不覺利心一萌。慾心一動,遂望其幹旋。求其引導。卒至失財失節,流連忘返亡。家亡身者。何莫非損。友貽之害也,噫益友之益如此。損友之損又如此,吾願世之交友者。親益友而遠損友焉可。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5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雅堂先生餘集」序
列傳三
列傳二
刑法志
軍備志
列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