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地界叢談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200526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福全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敷那思山 加奈太 壹萬七千尺 沙那答山 合眾國 壹萬四千五百尺 南亞米利加 亞康加遇瓦山 智利 貳萬貳千三百十五尺 加那加利山 秘露 貳萬一千九百六十尺 絲那波麻芝那山 亞爾然丁 壹萬九千七百六十尺 大洋洲 麻宇那奴亞山(火山) 布哇 壹萬三千九百五十尺 區挪區山 新西蘭 壹萬二千三百九十尺 高原者何乃平垣之高地也其地層與山脈結合或火噴出物或諸堆積物而成往古地質時代所存在之土地依其形體臺狀而附以名稱今將著名之高原列下 名稱 拔海之高 名稱 拔海之高 亞細亞 西藏 壹萬五千尺 亞敷岳利須旦 六千五百尺 蒙古 貳千尺乃至四千尺 亞命迷利亞 六千尺 歐羅己 南部諾威 四千尺 瑞西 壹千五百尺 中央西班牙 貳千尺 南部獨逸 壹千五百尺 亞弗利加 亞比絲利亞 六千尺 沙哈的 壹千五百尺 大亞弗利加高原 參千尺 此亞米利加 墨西哥 七千尺 愛踏 五千尺 南亞米利加 芝加 壹萬參千尺 覓須苦 壹萬壹千尺 內部當那兒? 壹千五百尺 本邦之山腋其主山有二其一從亞細亞大陸由崑崙山系一派略略西南而向東北其一由樺太山系連績殆南北連互依斯二主山脈而成日本之大陸致有西南對峙東北彎曲恰似月弓之形而為南彎北彎之區別此山脈方向合為兩彎相會在於信濃邊餘外尚有三派之火山脈一在南彎之結合點本州南北橫斷稱為富士火山帶一在九州乃從霧島火山脈由北海道千島而來曰千島火山帶也低地之區別乃平坦中丘陵概以拔海而論其高達五百尺至六百六十尺曰低原地其於海面之下稱曰窪地而低原成因尚分謂河成低原海成低原湖成低原或由運搬之物質堆積而成或因水勢微弱而變為陸第窪地低原例如裏海死海等沿海一帶之地裏海在黑海面下八拾六尺死海在地中海面下九百七拾尺 山嶽之成因地球原有酷熱及液體其熱度放散於外而地表凝固地殼次第縮少其容積而地心收縮力磅礡致地殼左右之相壓迫則地表能突出高峰此為天然之造山力也然視其橫壓力之強弱或大小或急緩或皺平或欹曲而呈地上種種奇異之狀態但皺曲高者為山低者為谷為平原其橫壓力之烈者遂能破裂陷落而生出大山脈及大海洋然而山嶽之類尚有分為數種曰構造山岳褶曲山岳斷層山岳侵蝕山岳堆積山岳乃由地殼皺曲或地殼兩部陷落或被風雨優蝕而消磨或種種物質之堆積火山之熔灰及砂塵而成者皆以其地質而得名 土地之昇降及變動地球壓力之收縮而能生出地表之皺曲乃極古開闢之徵言雖謂天然作用今尚有繼續而徐行以此地表上或昇為陸或陷為洋或大地變動或緩慢起沉然此變動實由火山及地震而生也試以海岸汀線而實驗之汀線之昇者時有露出岩石之痕跡其沉降者則海岸漸入於水際今將其證據事實列舉其略土地如不隆起何以絕壁高崖之山腹印有波浪侵蝕之痕跡及當時?息之動物遣體哉如貝類珊瑚海藻等或港內之水量漸淺島嶼之周圍漸大海濱之增如汀線之浮上如云大陛無緩慢沉降之理何致海岸棲息動物繁殖之跡能漸入於深海而海底有森林建築物之跡也或港內之水量效深島嶼之周圍縮少海濱之減窄均屬汀線之昇沉此則古人所謂滄海桑田之變也今以我邦太平洋岸土地之上昇如東京之海底漸有隆起之勢而加賀之陸地略有沉降乃由汀線之檢點而知也若云世界土地隆起者柬察加西北利亞之西北岸印度之東岸緬甸暹羅之西岸馬來半島亞拉北亞之西岸大不列顛之北岸冰州之海岸中央亞米利加濠斯太利亞之東南岸呂宋等處均有暫昇其大地之沉降者支那楊子江以南之沿岸和蘭佛蘭西獨逸之北岸大不列顛之東南岸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5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陳福全(大正9年5月15日)。[地界叢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e4/12.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e4/12.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馬來半島
楊子江
陳福全
地中海
大亞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列傳三
天山賦並序
度支志
列傳四
虞衡志
古今詩話菁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