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價值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1100375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錫儒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二十世紀潮流漰湃。四千餘年文字影響。慨自歐風東至。美雨西來。輕躁浮誇者流。游學外洋。習氣太重。僅得西法之皮毛。遂忘本國之精粹。西學雖腐臭。亦視為神奇。中國本精微。更詆為糟粕。近十數年來。有自號為新青年者。異想天開。創立中華文學革命之說。欲滅孔教而廢漢文。其想入非非。殊堪令人噴飯。在彼以為漢文義理深奧。字數繁多。使學者通曉困難。誤其半生有用之年華。究不若效法西人。以字母切音為文字。則字畫簡而學習易。更痛詆漢文為襲古人之陳述。拾前人之牙慧。於新理新物學。甚不切用。若是乎。則今日之漢文。似已岌岌乎殆之矣。尚何有價值之足論哉。不知漢文之功用。富麗典贍。為古今萬國所共仰。雖學習必待數年之久。方能握管行文。然而學問日求而日進。心思愈用而愈靈。文字一成。可以益人神智。可以壯人觀瞻。豈區區二十五字母。粗淺俚俗之切音。所可與之相提並論哉。則價值之高昂。固不待言矣。我國自水戶侯翻譯漢文之史鑑。間皆以忠君愛國為宗旨。迨後國人閱之。印入腦根。故當明治天皇踐祚之初。諸藩侯齊心夾輔王室。遂使數百年世襲之大將軍。奉還政權。退居藩服雖曰攘夷論起。大將軍有失民心所致。而其實漢文史鑑。能動國人觀感之功為最偉也。滿清肅順為軍機大臣時。擅權睢恣。而獨敬禮於漢之文士。謂漢人文學淹博。筆鋒犀利。褒貶在一字之間。可不畏哉。英國哲學家雅理賓曰。中華之文字。義理精湛。難能可貴。固世界所莫及者也。然則漢文之價值。不誠十倍於各國之文哉。彼夫厭故喜新者。學力未至畏難苟安。創為廢漢文尚西文之說。是猶因噎廢食。而思飲水以延命也。噫殆矣。取彼鱗介。易我冠裳。嗚呼可哉。嗚呼可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1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三點十分
列傳六
商務志
藝文志
軍備志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