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0400082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永諧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漢之賢君。史以文帝為最。而景帝亦在其中。究其實。皆能以恭儉治天下。故俱得賢名之稱。然景帝忌刻少恩。無人君之量。不及文帝寬仁大度。有高帝之風。景帝亦稱為賢君者。惟原其能全身保國。不改其恭儉故耳。論其量則未之及也。觀景帝為太子時。吳王濞世子來朝。與景博而爭道。景怒以博局提殺之。濞之叛逆。勢先激於此。及文帝死。景帝又不能忍。用晁錯之計。削諸侯地。濞因號召七國。西向入關。與漢為難。張釋之文帝之名臣。以劾奏之恨。斥死淮南。周亞夫文帝之將軍。當吳楚之變。破之數月之間。及其為相。守正不阿。惡其悻悻不屈。遂以無罪殺之。其忌刻寡恩。一至於此。若文帝則有獨成其寬仁大度者在也。當文帝時。南越則尉佗稱號矣。帝以柔制之。復其墳墓。召貴其兄弟。佗去帝號。俯伏稱臣。卒化干戈為玉帛。其寬仁大度者一也。強狼跋扈。陵駕中國。匈奴居然桀驁矣。帝屈體遣書。厚以繪絮。雖慓悍未能革伏。而兵戎不至蔓延。此寬仁大度又其一。稱病不朝。包藏禍心。吳王濞謀為不軌矣。帝不以雷霆張殺伐之威。反賜儿杖。示懷柔之惠。濞畏其威。而懷其德。東南之禍。由此不復燃此其寬仁大度又其一。至於恭儉自持。優裕天下。時使薄歛。寬田租。宥罪戾。當此之時。雖天下和平。猶未見其長。及至末世。賊臣竊命。國統己絕。而天下之心。猶依不忍離漢者。無非由文帝之寬仁大度。所以愛之者深。而民之不能忘也。此可為忌刻少恩者戒。而獨成為漢之賢君者歟。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4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關征志
外交志
節孝名冊
入毓粹門
陳旭初先生輝
列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