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西片河

客語拼音:四縣:xiˊpienˋhoˇ (tai fuˇzun)

別名:大湖圳

名稱:西片河客語拼音:四縣:xiˊpienˋhoˇ (tai fuˇzun)別名:大湖圳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1307-1008-000397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癸香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描述:
簡要描述:麟洛地區的水源來自三地門的隘寮溪,東邊有東片河,分隔麟洛和內埔,又稱為麟洛溪;西邊有西片河,現稱為大湖圳,分隔麟洛和屏東市區,以前三地門未建造昌基堤防時,隘寮溪只要在雨季的時候氾濫成災,洪水就浩浩蕩蕩奔騰而出,讓麟洛地區東邊和西邊都淹水,整個麟洛成為一個孤島漂浮在水面上,想要出門就必須穿溪過河,雨季溪水氾濫就無法渡河,當無法通行時都用竹排或者走過屏東線的火車鐵軌道到外面去。西片河位於與屏東市的交界處,為自然的界線,從長治地區與麟洛鄉交接處流經新田、麟蹄、麟趾、田中、田道等村西面到過溝地方與隘寮溪交會,現在北面隔著河唇橋及長麟橋通往長治潭頭,西邊以省道民權橋和民生橋為通往屏東市之主要道路。
特徵:因為隘寮溪流域在麟洛北面一分為二,在麟洛浮島西側的河流早年稱之為西片河,先民要以竹筏渡河才能來往阿緱廳與麟洛、內埔之間,後來昌基堤防完成後,隘寮溪不再向南穿流長興庄和竹田、萬丹等地,西片河河壩地區因為伏流水豐富成為一片濫田,土質屬於爛泥土質,大多種植水稻或者茭白筍等可以浸泡的植物,過去也有大小埤塘的存在,以前濫田耕種非常不容易,牛兒犁田時四足深陷在爛泥中,農民插秧時雙腳難於提起,挲草時都不用跪下來直接站著工作。時至今日,由於農民不斷拓墾,河道已縮減剩下數米寬,水利單位也以鋼筋水泥擋土牆築造水圳-大湖圳、老水埤圳(竹架下圳)等圳,老水埤圳在中游匯入大湖圳,最後在田道村與隘寮溪東片河匯流。
日期:
建檔日期:2009-09-01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早年屏東市歸來與麟洛隔著西片河相望,閩、客先民常因水源灌溉的相爭而發生械鬥,西片河河道兩旁長了很多林投樹與及為了防禦而種植的刺竹頭,到了光復後漸漸減少,直到民國60年代左右這些刺竹叢和林投樹才完全消失,現在種植各類經濟作物,因為農民都裝設抽水馬達取水灌溉,無須再為水源相爭,大家反而互相交流,交換彼此經驗,已經閩、客融合,像大湖、柳仔林、過溝等邊緣地區就是閩、客共同生活,融合一體的實證地區。
範圍:
位置與範圍:屏東縣 麟洛鄉 從麟洛新圍庄北邊經八卦碑前直到中山路大湖圳兩側,向田中、田道兩村西側下游。
所在地:屏東縣麟洛鄉
經度:120.516945
緯度:22.656967
管理權: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