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
客家
文化景觀
歷史事件場所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名稱:山地門昌基堤防
客語拼音:四縣:congˊgiˊtiˇfongˇ (ai liauˇtiˇfongˇ; iamˇpuˊtiˇfongˇ)
別名:隘寮堤防;鹽埔堤防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1310-1008-000395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癸香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歷史事件場所
關鍵字:隘寮溪
描述:
簡要描述:一百多年前隘寮溪仍是東港溪的上游支流,行水區經水門、大和庄、新東勢、竹圍、新北勢、竹田、麟洛、萬丹等鄉與麟洛河匯合再注入東港溪。 由於隘寮溪經常氾濫,造成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地方仕紳江昶榮、邱繁珍、鍾晉郎等人發起建造堤防,將隘寮溪水引到下淡水溪,完成後日本阿緱廳廳長命名為昌基堤防。從清光緒17年(西元1891年)起,開始執行堤防之築造工事,其間歷經日本明治、大正、昭和等時期,直到日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才將整個昌基堤防完成,完成後,洪水氾濫時有幾次潰堤數百公尺長,當時內埔庄長鍾幹郎數度率鄉眾整修堤防,是當時六堆庶民生活中相當重要部分,幾乎家家戶戶動員,長期投入艱苦的勞力工作。
特徵:昌基堤防全長約13公里,由隘寮溪山地門出山口經鹽埔鄉北面到里港鄉北側接下淡水溪,昌基堤防從下游里港開始,逐漸往上游鹽埔、山地門隘寮溪出山口建造,將原本向南的隘寮溪北引至下淡水溪河域。開始建設時是蛇籠工法,以鐵線蛇籠裝上大小石頭,一層一層堆疊,基底寬約20~30公尺,形成一道攔截河水的屏障。光復後堤防屬台灣省政府第七工程處管轄,現隸屬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轄區。昌基堤防在民國80年改稱隘寮堤防,長6公里多,鹽埔堤防段也長6公里多,共長13公里多,以混凝土坡面工法建造,後坡作綠美化,民國93年堤上鋪著連鎖磚,供一般民眾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活動。
日期:
建檔日期:2009-09-01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日本時代隘寮溪築造山地門昌基堤防,下令整個隘寮溪下游人民每家都要派人去山地門一帶(當時都稱西瓜園)奉工,長治番仔寮、份仔、河壩寮、潭底、老田尾、麟洛庄、內埔新北勢、竹田、萬丹等地,這些地方的百姓都必須輪流派工去參加昌基堤防的築駁工作,那些砂石、石頭都直接由隘寮溪底河床挑上來或用牛車運上來,昌基堤防在長達44年施工期間及完成後,多次被洪水沖刷,掏空堤防,有時崩駁達半公里,洶湧水流造成下游各庄農田嚴重流失,當時內埔庄長鍾幹郎積極募款並爭取日本政府補助,數度率民眾完成堤防修復,包括青壯男丁、婦女,甚至才十多歲的孩子,都必須代表家裡前往工作,光復後每遇洪水氾濫,一樣要火速鳩集民工,前往將缺口填補修復。
範圍:
位置與範圍:屏東縣 鹽埔鄉 由山地門隘寮溪出山口向西北方向,經鹽埔到里港與下淡水溪匯流處
所在地:屏東縣鹽埔鄉
經度:120.588764
緯度:22.760407
管理權: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徐癸香(2009-09-01)。[名稱:山地門昌基堤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7/be/33.html(2014/09/2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7/be/33.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下淡水溪
淡水溪
里港鄉
山地門
麟洛庄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