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東勢本圳

客語拼音:大埔:dung+shi`bun^zhun`

名稱:東勢本圳客語拼音:大埔:dung+shi`bun^zhun`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0602-2009-000901
著作者:
普查人員:林鑫咸、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關鍵字:東勢本圳
描述:
簡要描述:東勢本圳是東勢鎮最重要的灌溉排水渠道,東勢本圳起自東勢鎮大茅埔的大甲溪水,蜿蜒流經東勢鎮之慶東、下城、詒福、新盛、泰昌、上新、廣興、粵寧、下新、興隆等里,這條引自大甲溪水的人工開鑿水圳,灌溉了東勢鎮詒福里以北的地區,東勢鎮著名的柑橘、高接梨、甜柿、桃子、李子、葡萄…等水果,都是接受東勢本圳的滋養。
特徵:東勢本圳為寬約2至4米不等的渠道,在東勢鎮詒福里以北的水圳大都是露天渠道,圳岸兩旁盡是果園,東勢鎮著名的下城里「金門糯米古橋」即橫跨在東勢本圳上;金門糯米橋旁有個歷史的水圳洗衣場,下城水圳河水清澈,以往夏天時下城庄裡的小孩常在此戲水。東勢本圳自泰昌里中東二橋處開始進入東勢市區內,沿著上新里豐勢路104巷、三民街而下,豐勢路104巷沿線為寬約2米的露天渠道,渠道平時乾涸無水,大雨來時水流湍急;其間並有一座於民國42年(西元1953年)12月建造的東勢排水門,用以調節大雨時的渠道水量。第一橫街至忠孝街間的延平里三民街圳段,為有蓋渠道,係民國83年時為紓解東勢市區內交通及停車問題所構築。
日期:
建檔日期:2009-09-10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東勢本圳早於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即已開鑿,當時在東勢鎮大茅埔處引大甲溪水,由謝斯庚、林時猷與朱孝等合築開鑿。(洪麗完,清代台中開發之研究。)
範圍:
位置與範圍:台中縣 東勢鎮 慶東、下城、詒福、新盛、泰昌、上新、廣興、粵寧、下新、興隆等里
所在地:台中縣東勢鎮
經度:120.83092
緯度:24.25067
管理權: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