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斯奈德小鲃

學名:Puntius snyderi

台灣俗名:紅目鮘、紅目猴、牛屎鯽仔、史尼氏小鲃、史尼氏二鬚鲃

大陸名:斯奈德小鲃

中文種名:斯奈德小鲃學名:Puntius snyderi台灣俗名:紅目鮘、紅目猴、牛屎鯽仔、史尼氏小鲃、史尼氏二鬚鲃大陸名:斯奈德小鲃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9524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Oshima, 1919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III,8;臀鰭2(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0-11(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咽齒式 5,3,2-2,3,5;側線鱗數 23-25。體延長而側扁,略高。頭略短。吻短小。口小略下位。口角具有極短小的頜鬚一對,極細微而不易察覺。體被較大的圓鱗,背鰭及臀鰭基部有鱗鞘,側線完全。幼、雌魚體色偏黃,甚至鮮黃色;雄魚背側青藍色金屬光澤明顯,腹部呈鮮橘紅色。體側中央具有四個約略呈橢圓的塊狀黑斑,體背部散布若干不規則小黑點;鰓蓋後緣另具一條細長黑色斑紋;背鰭起點下方亦有一個黑斑。眼部虹膜上半呈紅色。各鰭橘黃至橘紅色。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為平地河川、湖泊及溝渠中偶見的小型魚類。雜食性。主要以藻類、水生昆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佈:本種分布於臺灣北部及中部地區的溪流、河川的緩水域或靜水域的湖泊、溝渠、池塘等水體中。由於中下游棲地受到開發破壞及污染嚴重的影響,現存族群量偏低且不穩定。中國大陸也有族群。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受水域污染及大量使用農藥,現已難看見野生族群。或可當觀賞用魚。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4-10 15:58:51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台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台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 第一卷 初級淡水魚類(陳義雄, 2009)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高身鏟頜魚
中文名:高身鏟頜魚
中文名:鯽
中文名:鯽
中文種名:鱅
中文種名:鱅
中文種名:高體高鬚魚
中文種名:高體高鬚魚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種名:羅漢魚
中文種名:羅漢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