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單角革單棘魨

學名:Aluterus monoceros

台灣俗名:白達仔、一角剝、薄葉剝、光復魚、剝皮魚、狄仔魚(興達)

大陸名:單角革魨

中文種名:單角革單棘魨學名:Aluterus monoceros台灣俗名:白達仔、一角剝、薄葉剝、光復魚、剝皮魚、狄仔魚(興達)大陸名:單角革魨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98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Linnaeus, 1758)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單棘魨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中長,上下緣明顯雙凹型。吻上緣稍凹,下緣極凹;頭高約等於體高。口端位,唇薄;上下頜齒楔形,上頜齒2列,下頜齒1列。鰓孔在眼前半部下方或眼前緣下方,與體中線成35-40度夾角,鰓孔幾乎全落於體中線下方。體表不甚粗糙,被小鱗,有許多小棘散布直立於整個鱗片上。背鰭兩個,基底分離甚遠,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背鰭棘位眼中央或眼前半部上方,棘弱而細長且易斷,棘前緣具兩列小突起,棘下方體背之棘溝淺,棘膜極小;第II背鰭棘退化,埋於皮膜下。背鰭鰭條43-50,臀鰭鰭條45-52,其前部皆長於後部,鰭緣截平,臀鰭基稍長於背鰭基;腹鰭膜不明顯,幾乎無; 尾鰭截平。體灰褐色;具一些不明顯之灰黃斑駁。尾鰭深灰色;餘鰭黃色。
棲所生態:近海底層魚類,一般活動深度約在10公尺以上,最深可達50公尺左右,偶而會出現在淺海斜坡區。常獨游,成對或三五成群。幼魚行大洋性生活,常被發現於漂游物體(例如:大型水母)的下方,因此可能被引導到近礁區的水域;成魚則會在深水域的沙盤區築巢,其他時間則會聚集成群於藻叢間,尤其是在雨季的時候。雜食性,以水母、底棲無脊椎動物或藻類為食。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台灣各地皆產,但以北部及東北部較多,人工魚礁區亦常見。
漁業利用: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定置網,因具厚皮,食用前,通常會先去頭及剝皮,亦是俗稱「剝皮魚」的由來。全年均產,以夏、秋間較多,東北部海域產量較大。肉質普通,新鮮時可煮湯食之,一般以油煎食用。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0-12-14 00:00:00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美單棘魨
中文種名:美單棘魨
中文種名:粗尾前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粗尾前角單棘魨
中文種名:長尾革單棘魨
中文種名:長尾革單棘魨
中文種名:單角革單棘魨
中文種名:單角革單棘魨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
中文種名:細斑刺鼻單棘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