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高體高鬚魚

學名:Hypsibarbus pierrei

台灣俗名:高體四鬚鲃、粗鱗武昌魚、黃鰭武昌魚

大陸名:高體高鬚魚

中文種名:高體高鬚魚學名:Hypsibarbus pierrei台灣俗名:高體四鬚鲃、粗鱗武昌魚、黃鰭武昌魚大陸名:高體高鬚魚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1014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Sauvage, 1880)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高而強度側扁,體略呈方菱形,背緣輪廓隆起。頭短,略呈三角形。吻短。眼大,側位。口亞下位,呈深弧形。具鬚2對,頜鬚長於吻鬚。體被中大型圓鱗,背鰭、臀鰭的基部均具有鱗鞘。背鰭末根不分支鰭條為粗狀的硬棘,其後緣呈鋸齒狀,後方鰭條依序漸短;臀鰭第3根鰭條粗壯,但不具鋸齒;尾鰭為深叉狀,兩葉末端尖。體呈銀白色,背側灰褐色,腹側灰白色。體側無明顯的黑色橫帶;腹鰭微黃色;各鰭灰白色。
棲所生態:棲息於低海拔的溪河緩流區的河段,活躍於水體的中下層,可適應於濁度頗高的水域。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底藻、甲殼類及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佈:原產於中南半島的河川中、下游流域。近年來引入台灣後,提供作為養殖魚類,目前普遍分布於西南部溪河的中、下游水域。
漁業利用:本種為養殖魚種,清蒸、紅燒、砂鍋魚頭或煮味噌皆適宜。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05 10:28:38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飯島氏頜鬚鮈
中文名:飯島氏頜鬚鮈
中文名:羅漢魚
中文名:羅漢魚
中文種名:台灣梅氏鯿
中文種名:台灣梅氏鯿
中文種名:臺灣石
中文種名:臺灣石
中文名:台灣鏟頜魚
中文名:台灣鏟頜魚
中文名:革條副鱊
中文名:革條副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