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大陳虎盤新村

客語拼音:四縣: tai ciinˇ eˋ (dungˊ ziinˋ )

別名:大陳仔(東振)

名稱:大陳虎盤新村客語拼音:四縣: tai ciinˇ eˋ (dungˊ ziinˋ )別名:大陳仔(東振)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3-1001311-2009-000741
著作者:
普查人員:郭嘉惠、徐美英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聚落
種類:其他
描述:
歷史沿革:民國45年(西元1956年)與已故的丈夫和政府來台,因國軍棄守大陳島,島上一萬八千位軍民撤退由美軍護船來臺。來到台灣後,大陳島居民被稱為大陳仔,當時大約有五百戶分五個部落大埔村百畝新村、東振的虎盤新村、鹽樹村的南麂新村、日新新村、自強新村都聚居高樹鄉荖濃溪沿岸,當時每個成人可分到荒地三分二,15歲以下兒童和老人分荒地8哩,需自己開挖水道,普遍種植地瓜,每戶分配大間頭8坪、小肩頭4坪大的宿舍,一房一廳,大人睡床前,小孩睡床後,全家人都擠在一張床上,可見當時生活拮据,設有虎盤國小分校,當時師生人數有一百多人,六個班級,八位老師一位校長,信仰重視儒家思想,祭祀孔子諸儒。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民國44年(西元1955年)因國軍棄守大陳島,島上一萬八千位軍民撤退由美軍護船來臺。來到台灣後,大陳島居民被稱為大陳仔,當時大約有五百戶分五個部落大埔村百畝新村、東振的虎盤新村、鹽樹村的南麂新村、日新新村、自強新村都聚居高樹鄉荖濃溪沿岸。
地區整體特色:整個聚落大部分是平房石頭屋、人口逐年流失,平日看見聚落的街頭只剩老人們坐在屋簷下閒話家常。
日期:
建檔日期:2008-09-09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地方耆老口述;家戶受訪者口述
範圍:
區域範圍界定:東振虎盤(臨近高美大橋旁)
所在地:屏東縣高樹鄉
經度:120.57108
緯度:22.824884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名稱:土牛組合屋
名稱:土牛組合屋
名稱:大陳百畝新村
名稱:大陳百畝新村
名稱:干城村種畜繁殖場員工宿舍
名稱:干城村種畜繁殖場員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