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錫隘古道

客語拼音:四縣:xiagˋai guˋto

別名:楔隘古道

名稱:錫隘古道客語拼音:四縣:xiagˋai guˋto別名:楔隘古道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0512-2009-000395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瑜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歷史文化路徑
描述:
簡要描述:錫隘古道拓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是獅潭與苗栗間的重要聯絡道路。光緒年間,苗栗獅潭地區已逐漸開墾完成,只是對外聯絡極為不便,物產外運困難,於是鄉民同心協力拓闢錫隘道,使得獅潭地區的物產有一條外運的孔道。是繼鳴鳳古道後正在走紅的一條假日登山走道,尤其是錫隘隧道開通後,成為純健行用的山徑,它以陡直名聞遐邇,其天然景觀特色也有發展潛力。是通往苗栗的直線捷徑,長約2公哩,沿途山嶇路險,其中以「錫隘七十二階」最為難行。
特徵:早期外運的物產以樟腦油、糖、木材為大宗,由「挑夫」群以接駁方式外運,拓墾獅潭地區的重要墾戶黃南球,即在錫隘古道西端的苗栗市新東街東「五隻寮」設立公館,方便貨品運送的掌控,可見此道在當時的經濟、交通運輸上的重要性。以坡度來說,這條是台灣最陡的古道。是先民利用石壁縫隙開鑿疊砌而成,雕功精巧,符合人體工學。古道上無論是古樹、石凳、雕樓都有懷舊之美。相傳為黃滿頭家(黃南球)開墾獅潭所走的山道,坡度達50度以上。在此流傳諺語「上崎觸鼻孔,下崎觸髻鬃」,即可想像地勢陡峭險惡,坡度之大了。當地人們閒聊天,如果要吹噓自己能力時,總以是否有扛大豬扛大轎行走過七十二階為依據,否則就太遜色了。
日期:
建檔日期:2008-10-20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開墾初期村民認為此地地勢險惡,原住民不會由此攻擊,但後來發現錯誤,原住民在此隘口襲擊,造成慘重傷亡。後來決議增加一個隘口,由客語發音為「楔」(最後增加意思),故命名為錫隘古道。此地也流傳個淒美愛情故事,北河村某戶女兒嫁至獅潭鄉,坐轎至此,因崎嶇陡峭,轎夫一不小心,轎子碰到了石頭,轎翻人亡,後其夫終生不娶,以思念其未過門之妻。以前鳴鳳、北河人們飼養大豬,須扛到獅潭賣,到此地也常人豬一同滾至山崖下,悲慘故事不斷發生,更添滄涼。
範圍:
位置與範圍:苗栗縣 頭屋鄉 現今主要指茄冬樹下到獅潭和興村約5000公尺長。
所在地:苗栗縣頭屋鄉
經度:120.884343
緯度:24.576929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名稱:東振村水塘
名稱:東振村水塘
名稱:石岡國小
名稱:石岡國小
名稱:曾屋農村文物館
名稱:曾屋農村文物館
名稱:六寮老路
名稱:六寮老路
名稱:暗窩茶亭
名稱:暗窩茶亭
名稱:新屋蚵殼港
名稱:新屋蚵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