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寺

大仙寺
大仙寺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大殿規模極大,為台灣的佛教叢林代表。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在紀念價值上,大仙寺自草創以來,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年代久遠。在嘉慶十四年(西元1809年)時,王得祿將原建之佛殿拆遷重建,並獻「大發慈悲」之匾額懸於殿前,成為本寺十分重要的古物。此外大仙寺在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曾有一次大規模重建,使其大雄寶殿之規模獨冠全台,號稱第一名剎。因此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廟是極具歷史保存的紀念價值。 二、時代之遠近:   大仙寺最早奠基於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臨濟宗高僧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奉佛菩薩一尊渡海來台弘法,在白河玉枕山卓錫奠基。嘉慶十四年(西元1809年)時,王得祿將原廟之佛殿拆遷重建,(即今之大雄寶殿現址),並獻「大發慈悲」匾額懸於殿前。九年後的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818年),又有一次重修,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的重建則為最具規模的一次。但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的嘉南大地震使大仙寺大殿震損,台灣光復後方逐漸重建而至今天的規模。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大仙寺地處偏僻,依山而建,整體建築群依中國傳統佛寺的配置,入口設山門,前後依序為大雄寶殿、觀音殿與三寶殿。各殿皆獨立,兩側為連貫前後的廂房或廊道。由於全寺位於斜坡,各殿皆有落差,拾級而上,是為典型之祭祀空間。 五、數量之多寡:   為台閩地區十四處主祀觀世音的古蹟之一。 六、保存之情況:   大仙寺中唯山門與大雄寶殿為古蹟,已整修完成。 七、規模之大小:   大仙寺整體範圍非常廣闊,不過,僅山門與大雄寶殿建物被指定為古蹟。 八、附近之環境:   大仙寺建於山麓高地,為一佛門聖地,因此,環境非常雅緻。
日期:
年代:1701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11月27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台南縣
地理位置:台南縣白河鎮仙草里岩前1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士林慈諴宮
士林慈諴宮
台南東嶽殿
台南東嶽殿
台中張家祖廟
台中張家祖廟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淡水外僑墓園
淡水外僑墓園
鹿港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