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贏球‧國民外交:棒棒冠軍打出意外的煩惱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0011165.xml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本報駐美特約撰述 王景弘
主題與關鍵字:
第三版
描述:
十年前,我國少棒隊異軍突起,打下「世界大賽」冠軍;這些年來,我們的少棒、青少棒和青棒,幾乎可說和「世界冠軍」結下不解之緣。贏球不易.輸球尤難但是,幾年球打下來,實際上也已使我們青少年棒球隊陷於打贏不易,打輸尤難的尷尬局面。打贏不易,因為別人球隊球藝也日益精進。打贏小易,因為一連串奪走冠軍,已招致許多美國球迷,特別是美國球員家長的妒嫉和不滿。美國觀眾從開始那幾年欣賞我們青少年棒球隊球技,轉變成噓、吼,干擾我們球員打球的局面,外國球隊還一度被拒於威廉波特大賽門外。我們希望贏球,但我們也不希望毫無必要的失去一些友誼。贏球和贏取友誼之間,還有一道需要克服的阻礙。要輸球尤難,幾年來,我們打下冠軍已被視為當然,誰當教練、經理、領隊都不敢讓這份冠軍的榮耀丟掉。社會上的期望和壓力,已經使球隊輸不起,輸了球,他們想再繼續「混」少年棒球的機會便少了。有勝利的本領,卻要他們輸球,那更不妥當。體育活動,本來是要培養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這種訓練,在青少年時期尤屬重要。如果要球隊故意輸球,即便喪失了體育活動的主要精神。青少年選手球技精湛,參加國際比賽能一顯身手,那是他們畢生的榮譽,誰能叫他們棒球故意漏接,揮棒故意落空,連連三振回來,說是參加了比賽,也沒什麼光彩。於是,要輸球也不容易。大賽又沒有「和」局的規定,必須一分高下,即使想打個平手,彼此不傷「和氣」都不可能。如此一來,除非不打球,否則也只有在輸贏之間設法使意外的弊害減到最低限度。要設法克服這些困難,心理因素佔極重要地位,很明顯的,我們對少棒、青少棒和青棒運動的觀點,和美國人的看法有相當距離,結果演變成了雙方沒有必要的「對立」。不如想像中那樣神氣榮工青少棒隊進駐蓋瑞城,看了場地和比賽情形後,有一名球員很吃驚的問記者:「這就是世界大賽?」這個問題可能反映了國內許多人的心理。大家可能把這些年輕人的球賽想像成非常神氣,非常大規模,也非常了不起的世界大賽。大家把美好的球場,每場觀眾大爆滿,人人大瘋狂的景象都加在「世界大賽」上面。並不是故意潑大家冷水,實際上並非如此。照美國人的觀點,這些比賽倒是比較接近於少年夏令營,讓來自各地的孩子們有互相認識、促進瞭解和切磋球技的機會。他們並沒有把它真正當作了不得的世界大賽,因為這些孩子們只是在起步階段,讓他們興趣、身心和球技正常成長,應該是最重要的考慮。在「三棒」之中,美國人最重視、籌備也最完善的是少棒:那兒有固定的少棒總部人員辦事,有設備良好的選手村,和依山坡而開闢綠草如茵的比賽場。照正式的統計數字,威廉波特球場看台可以容納一萬餘人,加上外野那片居高臨下的山坡草地,總共可容納兩萬五千人至三萬人。以今年觀眾人數為例,決賽時大會估計人數為兩萬兩千人,其中華僑、留學生耍佔到四分之一。準決賽那天,觀眾一萬零五百人。其餘各場比賽,觀眾多的有一兩千人,少則為百人,大部份是球員家長和少棒工作人員,絕沒有國內想像的那股熱鬧勁。「三棒」之中,也以少棒最受美國記者的注意,ABC有錄影,各代表區偶爾有地方記者隨行,但實際上也只有威廉波特的報紙登大新聞,其他報紙如能登一小段最後決賽的結果已屬不錯。青少棒有點冷清之感青少棒便要差一大截,球場燈光照明不足,夜間蚊子奇多,我們好投手上場封住攻勢,守外野的球員便只有餵蚊子的份。看台木板架子,頂多容納三、四千人。中華隊打球時,觀眾還可坐四、五成滿,決賽則全滿,但近半數觀眾是我們的華僑和留學生。其他球隊比賽時,只有隨隊家長們各為自已子弟加油。選手借住學校,那一隊先輸了兩場便捲舖蓋走路,一隊隊淘汰下去,總是三、四天過去便剩下要決賽的兩隊窩在裡面,多少有點冷清之感。採訪青少棒的美國記者,通常只有當地一家報紙和一家電台。合眾國際社會打電話問結果,但沒有一家主要報紙報導過比賽新聞,連芝加哥近鄰的報紙都見不了報。青棒介於少棒和成人棒球之間,受到職業球隊球探的注意甚於觀眾的注意。青棒球場觀眾容量也是幾千人,觀眾通常比青少棒踴躍。但青棒屬尷尬年齡,他們已失去少棒這一階段的天真無邪,球藝都還沒到成棒那樣純精。美國新聞界對青棒的重視仍不及少棒。美國記者捕捉的影子不是兒童的「老成」動作,而是他們純真的反應與表情。他們強調小孩打不到球,拿著球棒直敲地的那種憨態;他們也喜歡小孩失誤慌了手腳那種焦急又無可奈何的表情。但我們已經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或評審小孩球員,他們把小孩的失誤,打不到球看得極度嚴重。這又牽涉到美國人對他們訓練球隊方面另一層次的誤解。美國小孩打球像玩票照我們歷屆教練、經理的看法,我們球隊表現好攻守俱佳,那是因為球員認真練習,聽教練指導,守紀律;美國小孩多少有些「玩票」性質。這種看法大致不錯,少棒總部裁判長曼諾(Das Manno)在一次訪問中便直截了當的說:你們贏球,因為你們的孩子守紀律,肯認真,美國孩子花樣太多,沒有辦法。參加這次少棒大賽的美西隊經理羅斯(Bill Ross)在記者會中也提到,美國小孩不只「精於」一樣運動,他們樣樣都來。羅斯的話雖有暗示我們球隊集調嚴格的意味,但他說美國小孩參加活動很廣──大體上可能比我們小孩為廣──倒是事實。美南隊經理馬丁說,他隊上的小孩,在開學前便接到各類活動的拉人通知,有網球隊、有桌球隊、有籃球隊、有足球隊、有曲棍球隊。一個人總要搞幾項才過癮。曼◆形容美國小孩練球的情形更妙,他說,美國小孩通常是由家長駕車或由經理、教練接到球場,一下車揀起球來便丟,拿起棒子便打,窮搞一通,時間到了便各搭車回家。球要練久了,家長也不答應。在球場丟丟打打,並沒有跑步、練體力的機會,結果個子雖大,球技卻不精,體力也不好。小孩子不宜投變化球兩相對照,我們對小孩的訓練是認真得多,這一方面是我們把這件事看得很嚴重,一方面也是小孩子們一棒打得好,可以遨遊美國的鼓勵很大,美國小孩受到的激勵沒有我們大,但到成人以後,職業棒球的高薪刺激,使美國業餘成棒水準便遠超過我們,足見這並不是美國人「不行」。美國人對青少年「三棒」不像我們那樣重視,那樣認真訓練,也有他們長遠的考慮。我們棒球搞了幾年,大家一聽小孩投「變化球」便肅然起敬,因為只要有一個投手變化球投得穩,那光看他表演便夠了,勝算已七成在握,其實,要訓練一個好投手實不容易,從小就議他練變化球,只有提早結束他的棒球生命。美國的青少年「三棒」特別是年紀最小的少棒,很少投手投變化球,他們大部份是先練習投快速直球,免得傷了手,我們卻偏從小就訓練投手出怪招,結果打完前兩棒,手便不行了,球隊如何升格上去?在這種不同目標,不同觀念的交錯下,美國人自認是為長遠打算,培養青少年對棒球的興趣,從球賽中培養人格的成長,和團隊合作精神。他們認為我們的作法只是全力在爭取眼前的勝利,不惜對將來有所犧牲,這便種下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輸不得的心理負擔太大我們不能因為有這些困難便不參加世界大賽──那將損及小孩對棒球的興趣。我們想繼續參加世界大賽,而不致沒有必要的刺激美國人的感情,首先得從「輸不起」的心理上開始修正。球賽是對孩子們的訓練,獲勝固然可喜,失敗也是寶貴的經驗。在人生舞台上,一個人不可能根本不遭遇失敗和挫折,如果不懂應付失敗與挫折,那對個人,對社會都是極大的危險,我們應該看長遠的目標,讓孩子們發揚他們的能力和天真,輸贏都是很好的經驗。如果能修正我們心理上輸不得的陰影,至少我們可以在技術上作些變通的辦法,減除美國人太大的反感。第一、能勝,贏一分也是勝,贏多了也沒用。現在有許多人持這種看法,希望中華隊少贏幾分,不要動輒積分以「打」計算。和美西隊決賽那天,「棒球黃皮書」的社長哈斯迪德(Earl Halstead)坐在我旁邊,在中華隊獲三分之後,他說:你們是不是準備以三比零獲勝就算了?看你們已經放鬆攻擊了。我說:我們現在處境很難。我們不能叫小孩子們不要贏球,但贏了球卻使許多美國觀眾不快,贏了球使這份友誼蒙上一層陰影,絕不是我們所願見。他說:贏球,能贏當然要贏,但贏多了沒什麼好處,前幾年打二十幾比零,那太過份了。當然,也有中國人持相反見解,認為美國人有優越感,反正你年年贏他們球,他們就是不痛快,贏二十分他們不高興,贏一分也不高興,那又何必客氣?不過,平心而論,有優越感的美國佬,讓我們連續多年以打籃球的比數,把他們小孩打得人仰馬翻,信心全失,還繼續請我們來比賽,已經算不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謝國城連續兩年邀請日本隊或美國隊到台北,每次以十幾二十分比零的結果把我們小孩打得抬不起頭來,第三年他還想邀請外隊的話,準有天大麻煩。要少贏,我們可以多派副將上場,真正使團隊合作無間,人人有表現機會,贏得驚險些,也使美國小孩覺得他們是「球運不佳」,「差點便打贏了」,不會使人家信心全失。即使輸了也就算了,別人選是看得出來。客隨主便.不必孤僻第二,盡量客隨主便,讓孩子們和其他球隊選手一起活動。這也是美國舉辦這類比賽的目的。我們小選手和美國及其他國家小孩玩得很好,但歷年來總有幾件事顯得很特別:其一是吃中國菜,其二是游泳,其三是康樂活動。青棒各隊均住旅館,伙食問題較不顯著,青少棒和少棒通常是包中國飯。當然,吃不慣西餐是事實,但是,孩子們的適應能力強,能讓他們體驗一下不同文化的飲食習慣也是很好的教育。我們不願讓孩子們嚐試一下,說穿了是怕他們吃壤肚子,影響到體力,輸了球。有些專家認為游泳對打棒球不好,因為肌肉運動方向不同,游泳後投起球來會礙手礙腳。但少棒營地有游泳池,大熱天,其他球隊小孩有空便下水,我們是歷年都不准游泳,怕影響球賽,這無形中更使人認為我們球員只是「適」棒球,只是想打贏球。主辦單位安排的一些交誼娛樂活動,我們球隊往往避開,藉機會練球或到外面吃飯,這往往使人覺得我們很「特別」,很「孤立」。要增進瞭解實際上這種輕鬆的場合比較有效,我們卻要變得「孤立」。我們常說入境隨俗,為什麼不讓孩子們也入境隨俗,多體驗一種不同的文化?第三,我們應避免使好的選手集中在幾個地方,而應盡量順其自然發展。不把好選手集中,表面上使我們勝利的機會減少,但實際上即將使青少年棒球運動更普遍化,各隊實力更相當,在國際間大家實力較接近,輸贏大家都沒話說。當初打少棒,大家都為勝利瘋狂,誰也沒有想到勝利也會帶來苦惱。在贏球最好,贏取友誼也屬必要的情況下,我們觀眾心理應該有健全準備,祛除輸不起的心態,使少棒運動能納入正軌,希望在正確的目標指引下,真正以棒球運動培育我們青少年的人格,也在適當的調度下,盡量達到贏球與友誼兼顧的局面。
出版者:
聯合報
日期:
1978-09-05
格式:
XML檔
來源:
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11165
語言:
中文
關聯: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 http://ndap.dils.tku.edu.tw/
範圍:
Taiwan, ROC
管理權:
聯合報系

授權聯絡窗口

淡江大學 - 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
林信成
(02)2621-5656 # 3106
sclin@mail.tk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少棒四強會師台北 邀請賽定明午開鑼:...
馬來籃賽明天揭幕 中華純德仍未成行:...
不報到判球監
大阪東京之間:日本的國力愈益增強了,...
身臨戰地.又如露營:中華小國手威城生...
蔣夫人勉棒隊小國手 將來為國作更大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