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國四十二年,臺灣(包括臺灣省及臺北市)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所得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二、民國五十六年,臺灣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所得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三、民國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臺灣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四、民國五十四年至五十六年,臺灣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五、本省工商企業大都囿於家族式的經營方式,技術落後,資金缺乏,與現代化的外國工業相競爭至為困難,對於此種現象,政府有無對策;六、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更要有執行計劃所需要的人才,以及實際從事操作人才,究竟在今後五年內的每一年我國在鋼鐵工業、製鋁工業、機械工業等方面所需要的高、中、下級技術以及管理人員,技工以及半技工等各需要多少人?七、未知政府準備於何時完成全省各地區的都市計劃及細部計劃的工作?八、水利建設設施,有無與糧食生產計劃配合?河川治理工作,有無與水土保持工作相配合?究竟過去配合工作情形如何?九、全省各縣市公私營營造廠,偷工減料之風甚熾,希望建設廳等各管理單位,對於建築材料之檢查,化驗工作應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