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o Tripitaka' Electronic version' No. 1953 菩提心義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佛典全文
主題與關鍵字:
大正藏:密教部類
描述:
卷數:1卷
經文摘錄:(前五百字)No. 1953菩提心義海運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發起之相。具在眾經。大事因緣莫過於此。欲正修覺不可不知。隨所見聞略辨其相。菩提心義。五門分別。一釋名義。二識體性。三辨一異。四明相狀。五述行願。初釋名義者。梵云菩提此翻名覺。眾生迷覆名為不覺。今遇善友開發無明。省除迷覆求覺之心。名菩提心。發求菩提之心名菩提心。依主釋也。若悟名覺迷為不覺。譬如迷人依方故迷。眾生爾耳。依覺故迷。若離於覺則無不覺。猶是言之。菩提與心不得為二。菩提與心。相違釋也。二釋體性者。如義府說。三辨一異者。心與菩提性無有二。由無二故不可分別。此就理體無差別門。故華嚴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虛空藏經第四亦云。世尊常演說法無盡。有情及虛空。菩提心佛法。若依進修起行願門。即發起妄心求菩提故名菩提心。故起信云。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已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
出版者: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http://www.cbeta.org
貢獻者:
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來源: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No. 1953
語言:
中文
管理權: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中華佛學研究所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研究發展組
呂幼如
02-24987171#2281
luyouru@ddbc.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