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刺塘鱧(Eleotris acanthopoma acanthopoma)

台灣俗名:黑咕嚕、甘仔魚

蓋刺塘鱧( i Eleotris acanthopoma acanthopoma /i )台灣俗名:黑咕嚕、甘仔魚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eeker, 1853
主題與關鍵字:
鰕虎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VI-I , 8;臀鰭I , 8;胸鰭16;縱列鱗50~53;橫列鱗16~17;背鰭前鱗40~43。 體延長,頭部呈圓筒形,後半部側扁,尾柄略長。頭部前半部較平扁。眼略小,上側位。口裂中大,向後延伸可達眼中部的下方。唇肥厚。眼下方具有5列橫向的乳突,其第2、4列向下延伸超過水平向乳突。鰓蓋條6。前鰓蓋後緣的下方具一彎曲的鉤狀小棘。 體被有小型的櫛鱗,鰓蓋及頭背側也具有細小的鱗片。第一背鰭以第3、4鰭棘較長。第二背鰭與臀鰭向後未達尾鰭基部。腹鰭分離。尾鰭呈圓形。 體色呈深褐色。眼緣具有數條放射狀的深褐色線紋。體側鱗片有深色的點紋,形成許多列黑褐色的縱紋。背鰭、尾鰭散有數列褐色的線紋或斑點。背鰭鰭膜呈淡黃色。各鰭灰色。
棲所生態:蓋刺塘鱧喜好生活於河川的下游及河口水域。底棲性魚種,多停棲在泥質底面上。大多夜間出來活動、覓食。肉食性,攻擊性強,以小魚、小蝦、蟹等為食物來源。
台灣分佈:分布於台灣各河川的下游區、河口區及紅樹林區、港灣等,以台灣西部較為普遍。
最大體長:通常以6~10公分的個體較為普遍,最大約可達16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eeker, P. 1853 Diagnostische beschrijvingen van nieuwe of weinig bekende vischsoorten van Sumatra. Tiental V-X. Natuurkd. Tijdschr. Neder. Indi?v. 4: 243-302.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台灣吻鰕虎( i Rh...
台灣吻鰕虎( i Rh...
阿部鯔鰕虎( i Mu...
阿部鯔鰕虎( i Mu...
雙鬚叉舌鰕虎( i G...
雙鬚叉舌鰕虎( i G...
大瀧粗棘鰕虎魚( em...
大瀧粗棘鰕虎魚( em...
小擬鰕虎( i Pse...
小擬鰕虎( i Pse...
寬頰瓢鰭鰕虎( i S...
寬頰瓢鰭鰕虎(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