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鑽嘴魚(Gerres erythrourus)

台灣俗名:短體銀鱸、瓦米仔、烏雞

短鑽嘴魚( i Gerres erythrourus /i )台灣俗名:短體銀鱸、瓦米仔、烏雞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och, ? 1791)
主題與關鍵字:
鑽嘴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IX , 10;臀鰭III , 7;胸鰭17;側線鱗37~39。 體呈卵圓形,側扁,背緣及腹緣均呈弧形隆起,尾柄短而高。頭中大,吻鈍尖。眼較大,上側位。口較小,前位,能向前下方伸出。 體被中型的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鰭第2棘較高,但不延長為絲狀。胸鰭延長可達或超過臀鰭的起點。 體呈銀白色。胸鰭、腹鰭及臀鰭黃色,無明顯的斑點。
棲所生態:短鑽嘴魚為沿岸及河口域的底層魚類,喜好棲息在河口沙泥底質的半鹹淡水域裡,常群游活動。肉食性中小型魚類,主要以甲殼類、多毛類等底棲動物為食。
台灣分佈:分布於本省北部及西部的河口地區
最大體長:通常以8~20公分較常見,最大體長可達25公分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och, M. E. 1791 Naturgeschichte der ausl?ndischen Fische. Berlin. Naturg. Ausl. Fische v. 5: i-viii + 1-152, Pls. 253-288. [Also a French edition, Icthyologie, ou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v. 8, published 1797.]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曳絲鑽嘴魚( i Gerres fi...
曳絲鑽嘴魚( i Gerres fi...
奧耐鑽嘴魚( i Gerres oy...
奧耐鑽嘴魚( i Gerres 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