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巨水蟒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c735cb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綠森蚺或水蟒(Eunectes murinus)是三種巨蟒中最有名的,全都在南美洲。綠森蚺出現在南美洲北部,在亞馬遜和澳里諾科河域和安地斯山脈東邊鄰近區域。綠森蚺是特化的兩棲動物且常待在流速緩慢的流域,像溼地、沼澤和慢速移動的溪流或湍急流水的荒僻處。  巨蟒是卵胎生,是生產小蛇而非下蛋。胚胎在母蛇的輸卵管或子宮發育,但沒有胎盤。成長的胚胎依靠卵黃供給每個卵細胞,就好像卵被生下在野外一般。卵窩範圍通常從二十到七十個新生兒,且新生兒的長度通常從六十八到八十公分,偶爾將近一米。人工養殖的成長顯示幼年的成長快速,且再五到七年內可能達到三米。綠森蚺是強大的,不完全是水棲。牠們在溪河岸或漂浮的植物取暖,且較小的個體有時攀爬水流上的矮樹枝或傾斜的樹幹上,尋找主要水棲的獵物。巨蟒吃各種魚、兩棲爬蟲動物、哺乳動物和鳥,綠森蚺埋伏在地上當這些動物到水裡喝水或覓食時捕食。巨蟒位於水中;當獵物來到攻擊距離時,蛇就會攻擊、咬住和抓住獵物,很快地拋動獵物,再擠壓殺害牠。巨蟒捕掠如鱷魚、野豬、貘和鹿等大型動物;因而牠們可能威脅(但未必)到人類。人類被蟒蛇吞食通常都是膨風的。  若Dunn報告紀錄的長度是11.5米是正確的(請見內容Oliver 1958,Gilmore and Murphy 1993和Murphy and Henderson 1997),最長的蛇就是現存的綠森蚺。然而,這個最大長度有些生物學家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認為9到9.5米是綠森蚺之最大長度。大多野生個體從未有這大的尺寸。六到七米可能已是最大長度,且野生的個體超過五米實在很少見。若綠森蚺不是最長的蛇,牠肯定是最重的。一隻五米長的個體超過一百公斤。一隻5.8米長的個體腰圍大概是一米,約是八米長網紋蟒的腰圍。另外兩個種類,從法屬圭亞那沿海和巴西東北部的東北蟒(Eunectes deschaunseei)和從巴拉圭河上游長到三到五米的黃色大蟒(Eunectes notaeus)。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爬蟲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樹叢奎蛇
中文名:其他巨蛇和近似於巨蛇的蛇
中文名:鮐彭蛇
中文名:澳洲灌木蟒
中文名:樹眼鏡蛇-曼巴蛇
中文名:亞洲錦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