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卜菜

客語拼音:大埔:pug^coi` (pug^coi` ;pug^coi`)

別名:覆菜、福菜

名稱:卜菜客語拼音:大埔:pug^coi` (pug^coi` ;pug^coi`)別名:覆菜、福菜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LI1003000021
著作者:
普查人員:劉鉉基、江玉鄉、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美食
關鍵字:卜菜、覆菜、福菜
描述:
美食特色:「卜菜」又稱「覆菜」,以大葉芥菜(太菜)內層的嫩葉與菜心為材料,早期醃漬覆菜時,先挑去芥菜的外層老葉,洗淨瀝乾後,放在抹籃(竹篩)上曬至微軟,再將整棵芥菜以適量的粗鹽搓揉,搓揉後放入大醃缸內,一棵棵排列整齊,再逐層以腳用力踩踏;裝滿缸後,再以大石頭壓置上面使之出水,最後將缸口密封。經隔7天後將缸內的鹹菜撈起,將外葉撕下(使所有鹹菜葉都能充分曝曬到陽光),白天時放到竹竿上晾曬,日落時,再將鹹菜依序疊放回缸內,並用大石頭壓置上面;經過一日日的反覆晾曬過程,當鹹菜晾曬至6、7分乾時,一葉葉(不裁切)塞入小罐內,裝滿擠緊後密封罐口,再將裝罐倒放於地上,再經3~4週香味溢出後即成。亦有部分人家,當鹹菜晾曬至6、7分乾時,先將葉裁切成長5公分、寬2公分(尺寸視個人烹飪習慣),裁切後的鹹菜白天時放置在抹籃上晾曬,日落時,再將鹹菜疊放回缸內,用大石頭壓置….。另有些家戶的覆菜作法,取芥菜較內層的嫩葉及菜心,洗淨瀝乾後,先將葉片裁切成段,以鹽搓揉熟軟後放入塑膠桶內,以腳踩至出水,再以石頭壓置;放置於屋簷下約7天發出香味後,取出,清洗晾曬至6、7分乾時入罐,裝滿擠緊、罐口密封後,倒放,至3~4週後即成。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覆菜味道香、甘帶酸,口感又脆又嫩,既可炒、蒸,也可煮湯,是一做湯的美味食材,覆菜五花肉片湯、覆菜鴨肉湯都是有名的客家名菜;東勢鎮人並習慣以自製的桔醬佐沾配食,特殊口味令人難忘。覆菜以大葉芥菜為材料,採收後經過加鹽、搓揉、晾曬、發酵等醃漬程序,當鹹菜晾曬至6、7分乾時,塞入罐內、裝滿擠緊、密封罐口後,再將封罐後的罐口朝下,倒放置於地面上,以防止空氣進入導致發黴,故稱之為「覆菜」;覆菜又稱「福菜」,應是坊間餐館為討個吉利,取其諧音而稱之。早期覆菜罐口朝下放置地上時,先民會先舖上一層火灰,因罐內發酵後湯汁流出,火灰正好吸收之,除可防地面溼濘、保持乾燥外,並有預防覆菜發霉的功效。以前東勢地區幾乎家家戶戶在農閒之餘都會做覆菜,目前仍是東勢客庄家庭主婦醃漬的最愛之一。
歷史源流發展資料來源:普查人員自述;地方耆老口述/劉吉連、傅嘉誼、林秀珍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3-21
範圍:
所在地:臺中市 東勢區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