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1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近市居士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且夫臣之名不一矣。其足令人欽仰者。有曰功臣。有曰忠臣。有曰良臣。功臣者、輔帝匡王。肆伐奏揚鷹之績。建基開國。分封酬汗馬之勞。如漢之蕭曹平勃。唐之房杜鄂褒。宋明之趙石徐劉是也。忠臣者、公爾忘私。嘗毀家以紓難。捨生取義。願為國以捐軀。如漢之晁錯王允。唐之張巡許遠。宋明之陸秀夫、文天祥、楊繼盛、史可法是也。至若良臣云者。必也上能致君。下能澤民。奠國家於磐石之安。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始可副良臣之名。觀夫治安三策。梁傅深明形勢。出師二表。蜀相何等忠勤。安求十事。姚崇以仁恕之政為先。均賦六條。陸贄以私斂之科為戒。立朝正色。包孝肅之嚴厲可風。兩宮調和。韓魏公之精誠足取。犯顏能數諫。李時敏疏稿盡焚。當面敢詰奸。左光斗直言不諱。此皆往古之良臣。甚為後人所欽仰。史冊昭垂。難以枚舉。惟就其大名之最著者。略述以表明之。若今之所謂良臣則不然。司密斯者。學新思想。策圖富強。效得澳洲。而功收印度者。此英之良臣也。喀希呢者。侵略為懷。併吞有志。疆開西北。而路達滿洲者。此俄之良臣也。卑士麥者。普士專權。日曼遍說。邦聯廿五。而甲帶萬千者。此德之良臣也。施蘭德者。田賦橫征。關榷暴斂。民財竭涸。而國用富饒者。此法之良臣也。嗚呼。此四者、皆十九世紀以來。歐洲各國所稱為良臣也。不知此而可稱為良臣。則戰國時。商鞅開阡陌。李悝盡地力。張儀說連橫。蘇秦約合從。皆可稱為良臣矣。而何以獨見擯於聖賢之徒耶。孟子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又曰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蓋君不向道。不志於仁。而為臣者。不思為之輔仁興德。陳善閉邪。徒以富國強兵之術。殃民禍世之端。以長逢其罪惡。求取我功名。則謂之謀臣可。謂之能臣亦可。謂之罪臣亦無不可。而斷斷乎不得謂之良臣也。吾願今之事君人者。當以漢唐宋明之良臣為法。而以英俄德法之良臣為戒。則庶乎得良臣之真。而全良臣之道。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城池志
外交志
右筆記
列傳七
獨立紀
陳旭初先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