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山為泰山北麓之支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85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歷山為泰山北麓之支,亦濟南名勝,舜耕五歷山之一也,舜耕一在蒲州,今永濟,一在媯州,今濟南,一在宋州,今歸德,一在濮州,今曹州,一在越州,今餘姚,余按餘姚為舜子孫之所封,永濟古蒲?,為舜都,故後儒多以蒲州歷 山為舜?,然濟南舜?甚多,亦非無因,此外歷山尚有八處,則同名之小山,如和州歷山,為桀死處,見《淮南子》,無錫歷山,為春申君歲祠,見《越絕書》及《漢書》,與舜無涉矣。濟南歷山,亦名靡笄山,《春秋》成二年,晉師從齊師至靡笄之下,逐之三周華不注,是也。 《續漢書》郡國志載歷城歷山上有太甲冢,今不聞。 是時望歷山驅車南行二里餘,過叢冢,時見野祭之人,經石徑礐确之地,不半里,過一無水之澗,澗底幾與路平,《元史》卷百四十七載史樞攻李?於濟南,此 處猶有大澗?歷山,為歷城之險,雨水一至,澗中暴漲,衝壞營柵,則當日澗流不小,可以想見,《水經注》載歷水有瀆繞城流,在西北為歷水陂,入大明湖,會為濼水入濟,則歷水自此澗出,可知也,今此澗久涸,城下亦不見有濠,歷水陂亦泯沒,近人遂有疑大明湖為歷水陂者謬矣。過此車行數百步,地漸坡坨,乃下車徒行,又一里至山下,山本有大穴,水源甚大,為濼水上源,古稱舜井,注為歷澗,今已不見,不知湮自何時。自此登 山,略畔見二碑,一為咸豐十年立,一為光緒癸未(七年)立,係修碧霞元君廟,而問廟於同行周君,及山麓居人,無知者,行上山,則石路廣闊逾一丈,循山轉折作石磴,每六七級,必有五六步平路,兩畔砌石塗灰,如隄欄,自下而上,有三百餘磴,兼斜平之路計,不啻六七百磴,蓋為高宗臨幸輦路,故石平如砥,然迄今無損,亦見濟人之善保存也,石磴路中,先過觀音堂,至磴路高處,有「齊煙九點」坊(造以大木,後署「仰觀俯察」大字。),又一轉至磴路將盡處,有「雲徑 禪關」坊,後署「峰迴路轉」,為道光癸已修,入坊見山壁上,刻乾隆戊辰登千佛山御製詩,中有「駐輦傍雲關,步屧蹢蘿岫。初無五丁斧,石佛誰可鏤。古樹了空花,芳菲綠陰茂。」之句,循此而東,見寺門署「千佛山」,入門中一庭,右為龍泉洞(在行人之右,為寺之左。),左即碧霞宮,洞出地高丈餘,洞頂純巖石,祀六佛,入地一轉,深五尺,闊五六尺,見洞泉長二丈餘,碧霞宮乃寺之附屬室,必非碑中所修者,殆宮壞而存置諸此耳,祀碧霞君而稱天仙聖母,左右 祀送子觀音、痘疹娘娘,中華俗僧,多奉此以邀香火也。過此入靈宮殿,又過佛堂客堂,過兩廊一殿,經一石路,上二長磴,右見關帝祠,又見千佛山門,門內有亭,壁嵌嘉慶元年碑,又過佛堂,右轉至文殊院,院仰北嚮,俯視濟南全城,萬瓦如鱗,見濟城東西長而南北短焉,院右為公輸子祠,更東去即大舜祠,塑舜像,袞冕藻旒,位南嚮北,祠宇不大,祠內簡略,蓋多見奪於釋氏矣。祠後有嚴二層,上層置文昌小閣,下層左右置朱衣魁星小 閣,舜祠後壁一碑,乃康熙時告示,壁以上山巖重?,不可徑上,自登山至此,由西北而轉東南也。 歷山下,古為歷城,故縣亦稱歷下,《史記˙淮陰侯傳》,韓信從蒯通計,自平原渡河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齊王田廣走高密,徐廣曰歷城縣也,山有靡笄之名,故又稱靡下,見〈晉世家〉,伐齊戰靡下,徐廣亦謂歷下也,今又名千佛,不切亦不典矣。歷山為齊之西蔽,故頃公及靈公二次之大敗,皆以不能守靡笄之故,余自濟城上觀歷山,頗 低(略似八卦山而有多峰,實較高大。),惟峰頭嵁崿數起為異,乃登石磴數百級,尚止在山麓,或山腰,望山頂樹石尚遠,則未可小視之矣。山半東望見龍洞山,西望見燕子山,龍洞山亦名禹登山,形如重甗,尤高勝,有二洞,西洞深里許,須秉火入,東洞在千仞峭壁頂,須懸?乃得上,有錦屏巖、白雲峰、老君崖,穿雲插水,亦岱裔奇矯處也。歷山上崇岡?巘,為泰山之龍尾,北臨大野,別具勝概,惜不能再登,以攬河濟鵲華遠勢。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臺灣哀詞
《詩畸》(Ⅱ)
職官志
三點十分
軍備志
生平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