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十分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8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三點十分。江面甚闊。東北岸小山疊疊。西南岸坡坨而已。兩岸遠近。時見人家。至三點四十分。舟指西行。江亦闊。南岸亂山如叢冢。北岸緣樹叢叢如貼地。樹裡多有人家。據今圖。自蘭溪而西十里。逕北岸新港。即水經注所謂江水又東。逕軑縣故城南。故弦國也。水經注本前漢志。而續漢志本左氏杜預注。以為故(云?)國。弦在春秋僖五年為楚滅。弦子奔于黃。黃在今汝寧府光州。故光州西南有弦城。而故城在蘄水瀕江。為魏晉弋陽郡境。又二十里逕五磯。與水經注同。又十里逕北岸巴河口。水經注謂之 巴口。巴水出雩婁縣下靈山。即大別也。又十里南逕慈姑港。即水經注次浦。謂五磯之山。沿次江陰。仲雍謂之五圻也。又十里五丈港。即水經注五丈浦也。自黃石港至此八十里。時四點五分。   四點六分。舟西北行。西南岸見一塔。十六分望見市鎮。二十六分。舟近處。則所見者乃一大城。城內外人煙稠密。飛甍建瓴。屋脊相望。如鴟吻。如魚鱗。城樓尤高聳。邑聚之盛。武穴田家鎮。不能方其什一。 是即古武昌。清為武昌縣治。民國為鄂城縣也。三國六朝古蹟。多在此。故城為漢將灌嬰築。楚世家稱周中替。楚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是為楚之東鄂。兩漢為鄂縣。孫權改為武昌縣。屬江夏郡。後升為武昌郡。分建業之民而徙都之。晉庾亮以太尉鎮此。陶桓公侃亦鎮此。故城西門昔有陶公柳。城內今有庾亮南樓。其地為古來雄都。城外江上有釣魚臺。吳志載孫權於武昌釣臺飲酒。以水灑?臣曰。必醉墜臺中。張昭正色直諫。即此。又城西有郎壇。為孫權告天即位處。顧其地最繁盛。而城又 背江。與江密邇。舟往來逕釣臺下。乃泊舟無黃石港之觀。帆舟有泊者。多在迤西蘆岸下。過岸一山。俗呼獅子山。殆即樊山。   自五丈港至鄂城十里。自鄂城至樊口五里。北泝黃岡縣又五里。樊口為樊溪水。合梁子湖湯家湖。入江之口。亦江上之津。上有樊山。亦名袁山。又名來山。孫權徙鄂於袁山。孫皓出登來山。是也。一名西山。山下寒溪。即入樊溪之水。有寒溪寺。寺內有陶桓公祠。有桓公手植桂尚存。足以掩山上吳王臺矣。東坡自黃州來遊西山。置九曲亭。遂為名勝。子由作記。所謂武昌諸山。陂陀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山寒谿。依山臨壑。隱蔽松壢者也。今呼雲門山。江至此稍狹。故唐昭宗乾寧末。汴軍 跨江為浮梁。抵樊口。攻取翟章於武昌。漢末孫劉拒曹。劉備自夏口進屯樊口。所以避曹軍北來之鋒。而截曹操南下之路。自後吳設樊山戍。唐置樊山軍府。南唐置砦。視為要地。余從江上望。竟不見。及樊口市鎮。   武昌城西之西山。黃岡城外之赤壁山。夾峙濱江南北岸。山雖不高。佳處實多。而西山較高。尤多佳勝。山麓有西山大寺。林壑得江山之秀。余舟緩行其下。恨不身遊其中。   赤鼻山為江漢間五赤壁之一。蓋嘉魚江夏黃州漢陽漢川也。子瞻守齊安遊赤壁即此處在。   介武昌黃州間。江中有石三段。廣百步。高六丈。水經注謂之節度石。為西陽武昌分界處。今未知何似。晉 西陽。即今黃州。民國廢府祗稱黃岡縣。即春秋黃國地。楚先滅黃。後楚宣復滅邾。徙邾居此。故古為邾縣城。南齊曰齊安。在北岸。蘇子瞻與張夢得同時謫居此。子瞻效白樂天種花忠州東坡。故亦於州治東百步。黃岡山下東坡。導泉墾田。因以自號。夢得則建快哉亭於赤壁江上。子由作記。所謂江至赤壁之下。波流漫灌。與海相若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度支志
澎湖處大海之中
教育志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關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