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說家宜注重遊歷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30700535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中州逸民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稗史氏曰。嗟乎。吾今而後知向者聞見之不廣也。吾生於蘇。父母之邦。吾無述焉。年來竹杖芒鞋。好作遠遊。一洗杜門著書之習。而作採風問俗之行。若皖若戇若汴若鄂若直若魯。皆駐吾之遊驄。山川風景。人民習尚。每多出於吾人理想之外者。而京華一役。攬勝國都。觀光舊社。尤增無限見聞。凡足以供吾撰述之資料者。雖窮千萬言而不能盡。向者吾嗜讀古今遊記。每得一編。反覆環誦。津津若有餘味。比來足跡日廣。覺讀遊記所得者。不迨親歷者之什一。蓋撰述之見解。各各不同。人所視為重者。吾或輕之。吾所重者。人又未必盡筆諸書。而況見聞各異。或適東而遺西。或述南而忘北。掛一漏萬。更屬恒情。兼之文字之功。深淺有殊。往往有詞不達意之處。則并真相而失之。是臥遊又烏足以盡知天下事乎。他人而不能盡知天下事。猶可無妨。若小說家則斷乎不可不知。益既已稱為小說家。不可不深悉社會情狀。而吾國之社會情狀。則各地不同。不親歷其境。則烏從而深知之乎。 小說為通俗教育之ㄧ端。人所共知也。既言通俗教育。當然有移風易俗之責。而移風易俗之最有功效者。莫社會小說若。社會小說在小說界中。實占第一重要位置。試問不知社會情狀者。能撰社會小說乎。即或成帙。亦不過拾人睡沫而已。何能引人入勝。以達共移風易俗之目的。今之作社會小說者。多偏重於上海方面。即不然。其所記非通都巨邑之事實。即名閥大家之現形。問有記窮鄉僻壤之事者乎。無有也。問有記編氓小戶之事者乎。又無有也。彼非不願記也。實不能記也。蓋社會狀況。非可盡出諸理想。其間之形形色色。怪怪奇奇。萬非理想所能臆度。縱使絞盡腦汁。亦屬勞而無功。何如時作汗漫之為得耶。 其次。小說之作法。求文勝不如求意勝。文勝猶易。意勝則難乎其難。年來小說漸流。一落千丈。其原因雖不一端。而陳陳相因。千篇一例。實為大病。雖結構互有出入。而邱壑大致彷彼。讀者在此。能不廢卷而睡乎。故小說家宜求意勝之道。以起社會之愛讀心。就意勝論。惟社會小說獨易。蓋社會之情狀。高高下下。奇形異態。有類十洲記神異經。他種小說之造意。或有時而窮。惟社會小說。則雖萬卷千帙。亦可紀述不盡。何況幅口之廣如我。交遊之溥如我。社會情形。豈罄竹所能盡書乎。西人多好遊歷。謂人生佳趣。莫過於是。亦以能博聞廣見耳。顧小說家之當博聞廣見。則又視恒人加一等矣。 再次。小說家之心胸。宜開拓而不宜鬱結。小說家之頭腦。宜清新而不宜陳舊。心胸開拓。則著作自高。頭腦清新。則理想自富。顧文字生涯。無不。清苦。文人心境。無不窄狹。埋頭窗下。吃吃窮年。又安從求其心胸之開拓。頭胸之清新乎。且弄月吟風。為文人之通病。憂讒畏譏。更吾輩所同然。既常處愁城之中。志氣消沉。意興闌珊。能有愜心洽意之佳作乎。無非借酒澆愁。一路啼啼哭哭而已。由是便不可不藉遊歷之力。以開拓其心胸。清新其頭腦也。 復次。遊歷之益。不獨有助於社會小說之資料。無論何種小說。必有敘地點寫風景之處。著作既多。需材愈廣。此盡書上海。彼稿述北京。當然時有不同。萬不能盡書皆寫述上海北京。然足跡未履漢口。一旦忽欲紀述漢口。得乎一身未出鄉里。忽欲揣知鄉里以外之景物。又可得乎。即能強而行之。往往牛頭驢嘴貽人笑柄。此等短處。即記者亦自知不免。至北京。然後知吾書所記北京情形。實有誤點。至安慶。然後知吾書所紀安慶情形。又有誤點。在吾當日下筆時。寧自知其誤。而讀者則早竊笑於旁。譏其孤陋矣。是遊歷又安可以已乎。夫不欲稱為小說家則已。不然者。囿於一隅。杜門著書。殊非所宜也。 更次。如吾遊蹤所至。見聞最奇者。莫如汴之涉縣。魯之德縣。所見之人。幾無一不自十八世紀中來。試撰一言情小說。而謂涉縣地方。而有才子佳人。合於理乎。試撰一偵探小說。而謂德縣地方。出一科學奇案。又合於理乎。是非身入其境。目睹其狀。又烏知其不合於情。至於家庭之情狀。交遊之體節。貿易之現象。生活之程度。千端萬緒。奚可概論。苟以上海為本位。從而揣想其他。其不誤者。蓋亦僅耳。記者向不知遊歷為何事。今既慣作行旅生涯。乃始恍然大悟。猝然有得。經驗之談。未敢自秘。更未敢誑吾同志也。凡我同志盍興乎來。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0年7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一
虞美人詠花二十韻十六首
農業志
列傳三
列傳五
經營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