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三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23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林爽文列傳   林爽文,漳之平和人。來臺,居彰化大里杙莊。墾田治產,家頗饒。莊距治二十餘里,逼近內山,溪流交錯,植竹為藩。近鄉多巨族,時起械鬥,蔓延數十村落。爽文亦集眾自衛。乾隆四十八年,有嚴者自平和來,傳天地會,爽文客之。天地會者,相傳 為延平郡王所創,以光復明室者也。於是彰化之劉升、陳泮、王芬、諸羅之楊光勳、黃鍾、張烈、淡水之王作、林小文,遠至鳳山,多入會,立盟約,有事相救援。群不逞之徒,亦出入其間,眾至萬人。有司畏葸莫敢治。五十一年秋七月,臺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聞之,密飭所屬會營緝捕。石榴班汛把總陳和獲黃鍾,解諸羅。而楊光勳與其弟媽世不睦,媽世亦設雷光會,結黨以抗;父文麟不能止。攝縣事董啟埏逮文麟,索其子。陳和又獲張烈,夜宿斗六門,為黨人所殺。總兵柴大紀接報,偕永福赴諸羅,縱兵捕數十人。欲小其事,改「天地會」為「添弟會」,以光勳兄弟不睦,故為此會以相勝,歸罪於文麟一家,擬置諸法,財產入官。按察使李永祺來臺勘審,亦以此入奏。獄定。黨人紛紛入大里杙,謀起事。莊人林石謂不可;爽文欲止,而勢莫可遏。十一月初旬,大紀北巡,至彰化。理番同知長庚請駐壓,不從,倉皇歸郡。遣游擊耿世文率兵三百,偕知府孫景燧赴彰化。而近山一帶已前後起矣。二十五日,知縣俞峻與北路營副將赫生額、游擊耿世文至大墩,嚴飭莊人禽捕,先焚數小村以怵之。大墩距大里杙僅七里,無辜婦孺,號泣於道。爽文因民之怨,二十七夜襲大墩。軍覆,文武俱沒。進攻彰化。城兵才八十,不足守。二十九日陷之,殺知府孫景燧、理番同知長庚、攝縣事劉亭基、都司王宗武、署典史馮啟宗。護淡水同知程峻偕守備董得魁巡防至中港,聞警,趣回竹塹。王作、李同等要之,峻自殺。十二月朔,陷廳治,殺竹塹巡檢張芝馨。眾擁爽文為盟主,遵 故明,建元順天,駐彰化縣署。以劉懷清為知縣,劉士賢為北路海防同知,王作為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平海大將軍。爽文以玄緞為冠,盤兩金龍,結黃纓,自頂垂背,衣袞服,高坐堂上。眾呼萬歲。初六日,破諸羅,殺攝縣事董啟埏、原署縣事唐鎰、典史鍾燕超、左營游擊李中揚及臺灣道幕友沈謙、沈七等。諸羅為府治右臂,財賦之區也。諸羅破則府治垂危,故急籌防禦。而是時各處響應,斗六門、南投、貓霧俱破,殺縣丞周大綸、陳聖傳、巡檢渠永湜,郡中大震。未幾而鳳山莊大田起焉。   大田亦平和人,隨父渡臺,寄籍諸羅。父沒,遷鳳山竹仔港莊,盡力農功,擁資厚。鄉里有急,輒周恤之,以是義俠聞南路。既入天地會,與爽文通書訊,稱莫逆。及爽文起事,大田族弟大、大麥號召莊人,推大田為首,宰牛歃血,至者二十有餘人。莊錫舍、王阮郭、簡天德、許光來、李惠亦各以眾至。大田出資造軍器,樹大旗,自稱「南路輔國大元帥」,或曰「定南將軍」,或曰「開南將軍」。數日之間,眾至數千。十三日,攻縣治。南路營參將胡圖里以兵三百禦諸北門,未戰而逃,千總丁得秋、把總許得陞、外委唐宗保、王朝桂俱沒。遂入城,殺知縣湯大紳、典史史謙。教諭葉夢苓、訓導陳龍池走陴頭,集義民,謀規復。   爽文、大田合攻府治。海防同知楊廷理兼府事,募義勇,修城柵,日夜籌戰守,遣員渡海告急。總兵柴大紀拒戰於鹽埕橋,檄游擊蔡攀龍率澎湖兵七百,駐桶盤棧;而爽 文之軍已據大穆降,距城二十里,循山行,可達南路。廷理偕守備王天植伐之。千總沈瑞先行,戰於大灣而沒。廷理、天植突圍出。爽文之軍逐之,遂圍府治。   福建總督常青聞變,急調水陸兵赴泉州,居中策應。五十二年春正月,水師提督黃仕簡率金門、銅山之兵二千入鹿耳門,陸路提督任承恩統提標長福、興化之兵二千至鹿港,海壇鎮總兵郝壯猷、副將徐鼎士各以兵至。仕簡檄大紀取諸羅。而壯猷南出二十里即阻止;頓兵五十日,始達鳳山。鳳山城已空。招民復業,黨人混入,吏不之覺。三月初十日,城復陷,福寧游擊延山、安平游擊鄭嵩、同知王雋均死,壯猷逃府治。承恩至鹿港,距大里杙不遠,亦不敢進。爽文之起也,適漳、泉人械鬥後,鹿港為泉人互市之埠,故不從。兩提督既至,爭效命;而不知驅策,逡巡觀望。詔以常青為將軍往督師,李侍堯為閩浙總督。調廣東兵四千、浙江兵三千、駐防滿兵千,以江南提督藍元枚赴軍,與福州將軍恆瑞均為參贊。誅壯猷,逮承恩,以大紀代之。元枚至師,未久卒於鹿港。常青之至也,統兵萬人,勢頗振,及見事亟,固壘自完,請濟師。二十四日,大田復攻府治,官軍禦之,退駐中洲。翌日,陳靈光、謝檜掠東郊,逼草店尾;許尚、陳聘亦攻小北門,屯柴頭港:皆大田之黨也。爽文之弟永率所部千人至大穆降。大田約會師。二十七日,自擊桶盤棧,以莊錫舍攻小南,謝檜攻大東,林永攻大北,許尚攻小北,四路合圍,號稱十萬。常青亦分所部,以游擊邱維揚、守備黃象新守柴頭港,守備曾紹龍 守草店尾,守備王天植守小東,都司羅光照守小南,參將宋鼎守大北,參將左淵守小北,檄蔡攀龍固守桶盤棧,而自佩弓矢至大東門督戰,義民數萬出城助。自黎明至於日中,戰愈烈。官軍槍併發,退而復進。蔡攀龍之拒桶盤棧也,大田引軍東,攀龍隨之,伏兵盡起,不能脫,乘馬被創,徒步更戰。常青在城上望之,令參將特克什布馳救。攀龍回擊,始出,把總余典、王澤高俱死,兵丁沒者百數十人。而謝檜等又迫小東門之下,縱火焚敵樓,王天植撲之。義民饑不得食,退入城。城人大譁,爭走海口,一時俶擾。乃無何而莊錫舍倒戈降,單騎入見。常青大喜,立與六品頂戴,賞帑二百兩,令出城助戰。大田聞之大駭,慮有變,急收軍回南潭;林永亦去。圍始解。   錫舍,泉之晉江人,居陴頭莊。大田之起也,糾漳人,而錫舍亦集泉人,勢相埒。眾推大田為長,錫舍屈意下之。及再破鳳山,建功多,益自負。錫舍有親屬為道署胥吏,時通尺素。大田疑之,使人諷錫舍,互易所部。錫舍愈恚。巡道永福知其意,令親屬以書招之。錫舍諾,至是果降。請赴竹滬募義民,以絕大田歸路。常青未許。知府楊廷理以為無害,縱之去。途次為大田所得,欲殺之。許光來諫曰:『錫舍之降,非屬本心。今既歸來,仍當重用,不宜自傷手足,以啟離叛』。光來亦泉人,故為錫舍地。大田從之,置左右,出入必偕。及大田分兵攻諸羅,防範稍弛;使人潛載其孥入郡,約內應。五月十二日,常青將兵三千,自伐南潭。大田已去。錫舍執林紅、金娘以獻。金娘, 下淡水番婦也,習符咒,能治病。大田信之,軍中咸呼「仙姑」,爽文亦封為柱國夫人。林紅,其男妾也。皆戮於北京。十三日,參贊恆瑞領侍衛八人、兵一千至府治,總兵梁朝桂、魏大斌亦率兵先後至。常青議出師,而爽文已久圍諸羅矣。   爽文之南下也,北莊粵監生李安善復彰化,獲楊振國、高文麟、陳高、楊軒,檻送福州。淡水同知幕友壽同春亦復竹塹,磔王作,斬鄭加,集義民一萬三千人以守。及柴大紀北上,鹿仔草武舉人陳宗器、雙溪口武舉人黃奠邦各率泉人從。正月二十三日復諸羅,殺侯元。爽文回軍破彰化,又圍諸羅。大紀竭力守,疊請援。五月十五日,常青令出師。以總兵梁朝桂、魏大斌為前鋒,副將謝廷選、蔡攀龍為左右翼,率各營將弁四百三十七員、滿漢兵五千五百人出大北門較場,祭纛啟行,以莊錫舍為嚮導。聞大田又在南潭,遣梁朝桂伐之,不利。自駐關帝廟,軍中夜譁,達旦始息。翌日,諜報大田集諸部,據濠樹柵,為久住計。常青悉師攻之,又不利,守備林士春、千總謝元、把總劉茂貴皆戰沒。飛章入告,再請師。下旨嚴責,且命舍南就北。六月二十四日,以魏大斌率兵千五百援諸羅,至鹿仔草而敗。又以參將特克什布、游擊藍玉田、副將蔡攀龍等三次往援,皆被截,損兵大半,僅得入城。詔以柴大紀為參贊大臣,然諸羅被圍愈密,無可得食,掘樹根、煮豆粕以充饑;而守志益堅。八月,廣東副都督傅清額、江寧將軍永慶各以兵至。常青仍頓兵府城,恆瑞及總兵普吉保兩路援兵各五、六千,亦不敢進,反張皇 事勢,請兵六萬。詔解常青、恆瑞之任,以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領侍衛內大臣參贊海蘭察代之。並飭大紀捍民出城,再圖進取。大紀不從。下旨嘉獎,改諸羅為嘉義。   康安途次,亦奏請增兵而進;下旨嚴飭。十月二十九日,統侍衛巴圖魯一百二十餘員、滿漢兵九千至鹿港。爽文聞報,遣所部拒之。十一月初四日,戰於八卦山。索倫佐領阿木勒塔先登,爽文之軍敗走,彰化又復。康安南下,遇戰於崙仔頂。海蘭察率侍衛巴圖魯分兵為五,以義民千餘為左右翼;再戰於牛稠山;爽文復敗。初六日,入嘉義城。次日,康安至。初九日,爽文率眾數萬,再攻西北隅,海蘭察出戰,殺傷甚多。爽文退守斗六門。康安命海蘭察、普爾普、鄂輝等自十四甲而北,自與恆瑞策其後,大戰於興化店。護軍統領舒亮亦受策自鹿港而進,伐中寮,破大肚溪而南,以通海口之路。十八日,攻斗六門。爽文據壘守,決水以阻。別屯所部於大埔林及中林大埔尾,復東屯菴古坑以為援。康安分軍進。隘口悉布竹釘,不良於行,乃斬竹圍而入。爽文遁大里杙,築土城高壘,列巨,內設木柵兩層,沿溪置卡,以拒清軍。二十四日,康安至丁臺莊。爽文乘夜攻,列炬如白晝。清軍寂然,既迫而戰,矢齊發,互有死傷。翌日,康安分諸將,自西南、西北兩路進,併力搏戰。爽文不敵,挈孥走集集。清軍入莊,殺林素、林成、林快、江近、許三江、劉懷清二百餘人,獲大小百六十餘尊,器械糧食無算。遂燬之。十二月初五日,清軍至集集。爽文築壘溪磡,斷木塞道,列營山上。康安遣 普爾普繞山行,海蘭察亦率侍衛涉溪進,四川練兵攀援而上。爽文走小半天,匿孥番社。社丁杜敷縛其父林勸、弟林壘、母曾氏、妻黃氏以獻。清軍復逐之,爽文竄埔裏社山中。康安分汛諸軍,檄歸化土番入山搜索。五十三年春正月初四日,爽文至老衢崎,自知無可免,投於所善高振家曰:『吾使若富貴』。振縛以獻,並其弟躍。康安統師而南,駐灣裹溪,肅清中路。二十四日克鳳山,大田走琅。地極險,乃駐軍柴城。二月初五日,康安以侍衛烏什哈達自海進,海蘭察、鄂輝自山行,而自統師至風港,越菁穿林,深入三十里。大田悉眾以拒。三軍會攻,自辰至午,死者二千餘人,遂被禽,及弟大、母黃氏等四十餘人。大田至郡,病亟,磔之。而爽文、嚴、劉升等皆檻致北京,餘斬於市。南北俱平。十七日,康安至郡,海蘭察、普爾普班師歸。常青、恆瑞入京。柴大紀以詒誤軍機處斬。黃仕簡、任承恩罪均,貸其一死。李永祺、永福亦被議。以蔡攀龍為水師提督,梁朝桂為陸路提督,普吉保為臺灣鎮總兵,知府楊廷理署臺灣兵備道,徐夢麟署知府,餘各擢用。命福州將軍魁倫渡臺,協辦善後事宜。   連橫曰:林爽文之役,南北俱應,俶擾三年,至調四省之兵,乃克平之。較之一貴,為尤烈矣。夫臺灣之變,非民自變也,蓋有激之而變也。一貴之起,始於王珍之淫刑,繼由周應龍之濫殺;從之者眾,而禍乃不可收拾。若夫爽文固一方之豪也,力田致富,結會自全。乃以莊民之怨,起而誅殘,渫血郊原,竄身荒谷,揣其心固有不忍人之心 也。善乎鄭兼才之言曰:『林爽文之變,實激之使起』。則此後張丙之變、戴潮春之變,又孰非激之使起哉?而論者乃輒為臺人好亂,何其傎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文學史概論
刑法志
維持漢學策
雲林寺
盛京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