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白圭優劣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400647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少庵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人生之行為。有益於人心世道者居最。外此則卑卑無甚高論矣。如漢之伏生,於始皇時為博士。其焚書一節,必有諫之而不聽。故壁藏之。蓋有見夫尚書之言政事者屢矣。一言天。則必嚴其心之所自出。一言民。則必謹其心之所由施。以及禮樂教化。心之法也。典章文物。心之著也。家齊國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此書不存。無以為後世政治之祖。且無以開後世政事之門。故藏之以為歷代帝王之觀法。所以論道德者。必祖堯舜。言征伐者。必宗湯武。無非以尚書為治國化民具也。不然孔子數年刪書之功。幾隨秦火而成灰燼矣。厥後齊魯設教。亦莫不本此意以教人。求合於曰德曰仁曰敬曰誠之妙用也。則堯舜禹湯周武之治化,不再見於今玆乎。史稱文景之世。黎民醇厚。幾致刑措。是即此書之遺澤孔長也。伏生之優。其在是與。若夫白圭。善治生產者也,當魏文侯時。李悝盡地力。圭獨善觀時變。以為棄取。嘗自言曰。吾於生產一道。猶伊尹呂尚之善謀也。猶孫吳之善用兵也。猶商鞅之善行法也。遂詡詡然自鳴得意。時孟子至梁,商所以更之之法。而曰吾欲二十取一何如,是有自負之心也。是有自負其可行之心也。乃孟子則直指其道為貉道。而喻以一人陶。其不可行於中國也明矣。不可術行。特大貉小貉,耳特大桀小桀耳。惡可欲,而連類相及。又有所謂治水愈禹者。觀於自誇其功意謂予乘四載。禹之治水。常見其勞而不見其逸也。八年於外。禹之治水。常見其久而不見其暫也,故隄壅一築。泛濫即除,直欲以小水之防。駕疏瀹決排而獨上也。豈知九州攸同。萬邦永賴,禹之治大水。乃順其性,而導之就下。非逆其性。而使之他注也。白圭不察。獨以鄰國為壑者誇能,是昧水性也。昧水性,則水之禍人無窮。直堯時一洪水耳,宜孟子聞之。直折其言之過。而目為不仁也,此白圭之劣。其在是與。伏生白圭之優劣如此。論古者其辨之。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8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城池志
三點十分
臺灣孝節錄
初二日午下
《詩畸》(Ⅱ)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