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緣起: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砲台上。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後,滬尾砲台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台內的四門大砲,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礮台改由國軍駐防,民國七十四年指定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