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馬偕墓園群的介紹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建築
主題:淡水古蹟/馬偕墓園群
關鍵詞:淡江中學 | 馬偕牧師
描述:
淡水馬偕墓位於淡江中學的角落,此處是馬偕博士家族墓園,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此處原為淡水外僑墓園,馬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台)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夫婦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和河洛話羅馬拼音,背面是漢字。
偕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生於西元一八四四年,少時曾聽聞英國宣教師賓威廉( Rev.William C.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自美國普林斯頓(Prinston)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同治十年(1871年)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他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相繼設立教會,並免費為人醫治疾病、贈送藥物。傳教過程中馬偕亦教授門徒諸如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由於種種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r 光緒四年( 1878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光緒五年(1879年)馬偕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三千美金的協助下,創辦「滬尾偕醫館」,為北臺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光緒八年(1882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臺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光緒九年(1883年)以後,馬偕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在長達三十年的四處奔波,聲嘶力竭講道授課之下,馬偕不幸罹患喉疾。直到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6月2日星期日下午四時,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五十八歲。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並非僅僅一位傳教牧師可以評斷,可以說對於近代臺灣教育、醫學、宗教都有莫大的貢獻。
保存狀況:良好
建築使用場合與功能:陵墓
建築使用材質名稱:觀音山石、花崗石、唭哩岸石、大理石等石材類
建築物重要時間: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6月2日星期日下午四時,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五十八歲。
日期:
創建年代與修復記錄: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
公告該建築為古蹟:民國74.08.19
範圍:
地點:中華民國 台北縣 淡水鎮 真理街26號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中華民國
建築典藏單位:淡江中學
數位作品典藏單位:本數位作品由淡江大學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本數位資料使用限制:1 網際網路公開展示與檢索;2 非營利、教育及研究使用。

授權聯絡窗口

淡江大學 - 建築學系
黃瑞茂
0922910121
094152@mail.tk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文字檔:滬尾礮台的歷史
文字檔:淡水紅毛城的歷史
文字檔: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的歷史
2 :滬尾偕醫館的介紹
5:淡水外僑墓園的介紹
3:理學堂大書院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