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球嶺隧道

獅球嶺隧道
獅球嶺隧道
獅球嶺隧道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劉銘傳所建的鐵路遺跡,洞口仍可見其題字殘跡。
建築樣式:其它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光緒十三年五月,臺灣巡撫劉銘傳獲准修造基隆至台灣府之間的鐵路,乃聘德籍工程師畢克爾為總監,執行設計規畫,英人馬禮遜為路線稽查,負責路線測量,由工兵建造,途經地勢高亢的獅球嶺,以開鑿隧道方式穿過。獅球嶺隧道也是中國第一座國人施工的鐵路隧道。由於此地之土壤較為鬆軟,施工十分艱鉅,在中國鐵路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二、時代之遠近:   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春正式動工,光緒十六年(西元1890年)八月峻工。在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時基隆台北間才正式通車,獅球嶺隧道建成年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光緒十三年,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為加強台灣的海防與南北的交通,增進南北防務的相互支援以及開發台灣的經濟,乃進行台灣鐵路的興築。自基隆至七堵,必須穿越獅球嶺,因此而有此一鐵路隧道的工程。然而到了日據初期,日本技師為改善原鐵道中急速爬坡與轉彎等安全上的缺失,決定變更部分路線。主要包括獅球嶺至水返腳段、台北至桃園段、楊梅至大湖口段、鳳山崎至新竹段、基隆至台北間新築竹仔隧道、五堵隧道、六堵隧道與樟樹灣隧道等。其中的竹子寮隧道即用來取代獅球嶺隧道。日據時期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二月,獅球嶺隧道停用,日人將鐵軌一併拆除。據基隆地方父老說,日據時期獅球嶺隧道成為貫通市區與八堵間的步行捷徑。鐵路舊道被鋪設成一條輕便鐵軌,作為運輸之用。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獅球嶺隧道高低不一,寬窄不同,材料亦不一致。雖然當時隧道的興建乃由外國技師指揮,但它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式作法,如隧道邊壁的「丁順砌」與石拱之「縱列條石發卷」均為台灣常見的城門牆與門洞之作法,其南北出口為中國式,十分特別。 五、數量之多寡:   獅球嶺隧道為台灣唯一僅存的古隧道,保存價值極高。 六、保存之情況:   無人為破壞,但自然風化與拱壁滲水卻使古蹟有損壞之虞。 七、規模之大小:   隧道長約七百七十呎(約為二百三十五公尺)。 八、附近之環境:   南口附近為軍方管制區,目前於北口設置了柵欄限制進入。北口出口處之崇德街,左為駁崁,右為民宅。
日期:
年代:1890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基隆市
地理位置:基隆市七堵區八德路81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虎山巖
虎山巖
台南天壇
台南天壇
圓山遺址
圓山遺址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
新埔上枋寮劉宅
新埔上枋寮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