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台北盆地同安人最主要的守護廟,1917年大修,由兩派匠師對場競建之作品。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1、沿革—─創建於嘉慶10年(1805年),道光10年才告成,祀奉保生大帝。光緒14年(1888年)重修茸。但乙未割臺時,亂民因爭搶廟東面的火藥庫而引起爆炸,廟有部分被波及。日人據臺後充為國語學校,乃漸荒廢。至1917年由地方士紳倡募捐修,1919年整修完成。此廟與龍山寺及清水祖師廟為臺北三大廟。   2、格局及形式─—其平面頗似孔廟,有前、中、後三殿及鐘鼓樓。前殿為三部分所組成,中央闢三門,其屋頂形態為「歇山硬山交疊之重簷式」,兩翼各有一類似三開間民房的入口。中殿為重簷歇山,四周環有柱廊,後殿為硬山式。鐘鼓樓為歇山重簷。 就形式上而言,這是清末大廟的標準典型,據推測保安宮目前的形式可能即是1919年那次大修的結果,若以艋舢龍山寺的大修比較(亦為1919年),我們可以發現龍山寺之形式幾乎是比保安宮多加一級。   回溯咸豐3年(1853年)之頂下郊拼,同安人敗退至大稻埕及大龍峒,以保安宮為守護中心。事隔多年,兩廟一齊修建時,多少有點互別苗頭之意味。自建築角度觀之,龍山寺陷入花巧的雕琢窄路,而保安宮之恢宏格局所顯出來的氣度似乎較為成功。總之,保安宮在臺灣北部之廟宇中確有大廟之風。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大龍峒保安宮是典型的清代村莊公廟,自清代以來,就成為大龍峒同安縣籍人在宗教信仰、商業活動、地方墾拓、甚至分類械鬥的中樞及村人凝聚的中心,與艋舺龍山寺、清水巖號稱台北三大廟門。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頂下郊拼」後,敗退的八甲庄同籍鄉人遷來此地,部份再遷大稻埕,因此信仰圈及於大稻埕,對於台北市的開發,具有直接的影響。   在建築上,其格局恢宏,莊嚴華麗,為清末三殿式大廟之典型。 二、時代之遠近:   相傳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同安先民即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台祀奉於大龍峒,當時有木造廟宇祀奉。陳培桂主修的《淡水廳志》卷六(典禮志)則有這麼一段記載:「保安宮在大隆同街,嘉慶十年捐建,道光十年完成。」可見保安宮興建年代為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歷經二十六年的興建,至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完成。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保安宮的屹立是同安人崇尚保生大帝的象徵,亦是泉州人來到此地移民墾拓、奮鬥的歷史見證。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檐廊式的前殿,牆面全用石雕,為嘉慶年間的作品。重簷歇山頂的正殿,四周環以方柱與八角柱相間的楹廊,正面安蟠龍柱兩對,其中的單蟠龍外柱為嘉慶十年的作品,頗具價值。此外,屋頂上的剪黏、交趾陶、壁畫等,隨處可見上乘之藝術佳作,且大部分為清末作品,十分珍貴。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計有三處以保生大帝為主神的祠廟類古蹟。 六、保存之情況:   由廟方自籌經費修護,保存情況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大龍峒保安宮是一座三進兩廂日字形平面配置的廟宇,建築物坐北朝南,依中軸作對稱的配置,計由前殿、東西山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空間組成。建築物通寬四十二點九公尺,進深六十七點三公尺;廟內埕通寬二十六點三公 尺,進深四十四點二公尺。 八、附近之環境: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西側,大同區東北方,約近中山區、士林區與大同區的交界處。東以十一公尺寬的大龍街與蘭州派出所及大龍國小為鄰,東南以十字路口與台北孔子廟對峙,西以哈密街六十三巷與四十四坎改建後的店鋪住宅相隔,南以十一公尺寬的哈密街劃開保安宮公園(鄰聖苑),北有新建的四層凌霄寶殿與哈密街五十九巷連接。
日期:
年代:1830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台北市
地理位置: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
蔡攀龍墓
蔡攀龍墓
安平小砲台
安平小砲台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王得祿墓
王得祿墓
龍潭聖蹟亭
龍潭聖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