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台灣俗名:鯇

大陸名:草魚

草魚( i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i )台灣俗名:鯇大陸名:草魚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Valenciennes, 1844)
主題與關鍵字:
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 , 7;臀鰭3 , 8;胸鰭1 , 16;腹鰭1 , 8;鰓耙數15~19;咽頭齒4.2-2.5;側線鱗39~42;背鰭前鱗16~20。 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形,後部稍側扁,腹部圓,尾柄粗壯。頭中大,眼前部稍平扁。吻短而寬。口中大,端位,斜裂成弧形,上頜較下頜突出,通常延伸未超過眼前緣下方。無鬚。下咽頭齒左右不對稱。 體被頗大的圓鱗,側線完全,微下彎。背鰭末根不分支鰭棘無鋸齒。 體背側為青褐色略帶黃色,腹部銀白色。胸鰭、腹鰭稍帶灰黃色,其餘各鰭為淺灰色。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草魚一般常見棲息在湖泊和水庫的中下層水域,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以水草為主要食物。在池塘養殖,成長迅速,大者可達四十公斤以上。為普遍常見淡水養殖魚類。
世界分佈:東亞大陸
最大體長:成魚可達80公分以上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範圍:
引用文獻:Cuvier, G. and A. Valenciennes 1844 (July)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Tome dix-septi?me. Suite du livre dix-huiti?me. Cyprino?des. Hist. Nat. Poiss. v. 17: i-xxiii + 1-497 + 2 pp., Pls. 487-519. [Valenciennes authored volume. i-xx + 1-370 in Strasbourg edition.]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翹嘴紅鮊( i Cul...
翹嘴紅鮊( i Cul...
何氏棘魞( i Spi...
何氏棘魞( i Spi...
白鰱( i Hypophthalmi...
白鰱( i Hypophthalmi...
青魚( i Mylopharyngo...
青魚( i Mylopharyngo...
鯉魚( i Cyprinus car...
鯉魚( i Cyprinus car...
草魚( em Ctenopharyn...
草魚( em Ctenophar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