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棘魞(Spinibarbus hollandi)

台灣俗名:更仔、留仔、粗鱗仔     

大陸名:光倒刺鲃

何氏棘魞( i Spinibarbus hollandi /i )台灣俗名:更仔、留仔、粗鱗仔     大陸名:光倒刺鲃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Oshima, 1919
主題與關鍵字:
鯉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 , 8;臀鰭3 , 5;腹鰭1 , 8;咽頭齒5.3.2-- 2.3.5;側線鱗26~28。 體延長,頭胸部略呈圓筒形,後部漸側扁。腹部圓。頭稍尖,吻鈍而突出,成魚的吻部較延長,近前方略凹陷。口裂稍斜,末端可達眼睛的前緣,口部可向前伸展而成管狀。有二對鬚,頗發達,頜鬚略長於吻鬚。 體被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前端略向下彎曲。背鰭的前方有一根平臥而埋於鱗片下的硬棘,棘的前端突出於表皮。 體背側青灰色,腹部略白。體側鱗片的基部有一月形黑斑。幼魚的背鰭、尾鰭及臀鰭的外緣呈黑色,成魚較淡。胸鰭及腹鰭略帶橙紅色,腹鰭外側的鰭條呈銀黃色。成熟雄魚具有追星,成熟雌魚有時也有。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水流稍急、河底為礫石之河段,性活潑,而善跳躍,以水生昆蟲、小魚、蝦、藻類和水生植物碎屑為食。
台灣分佈:台灣的特有種,分佈於台灣南部及東部的中大型溪流。
世界分佈:台灣 
最大體長:一般多為20-40公分,最大可達60公分以上。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範圍:
引用文獻:Oshima, M. 1919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he fresh water fishe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Ann. Carnegie Mus. v. 12 (nos. 2-4): 169-328, Pls. 48-53.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台灣鬚鱲( i Zac...
台灣鬚鱲( i Zac...
鯪( i Cirrhinus mol...
鯪( i Cirrhinus mol...
草魚( em Ctenopharyn...
草魚( em Ctenopharyn...
烏蘇里?( i Hemiculter...
烏蘇里?( i Hemiculter...
蘭氏鯽( i Carassius a...
蘭氏鯽( i Carassius a...
高身鯽( em Carassius ...
高身鯽( em Carassi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