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觸 在 書畫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1969勒馬州看大陸

1969勒馬州看大陸

:1969 內容地點:不詳 說明:畫家將從高處俯瞰的田野風光描繪下來,以捲曲迴轉的筆描繪山上林木崢嶸的景象,在田邊的樹木還畫下了倒影,可見畫家對自然物象的細微觀察。 材質:紙╱簽字筆 82 .....more

526/918
1967香港山河景致

1967香港山河景致

作日期:1967 內容地點:香港 說明:畫家前往香港旅遊畫下一系列的速寫作品,紀錄於香港所見的景色。畫家以肯定的筆勾勒輪廓,再以迴旋線表現出山與石的堅實感,並以迴旋線的疏密區別近景與遠景,表現出空間.....more

527/918
1967香港海岸風光(二)

1967香港海岸風光(二)

) 創作日期:1967 內容地點:香港 說明:畫家以疏、密、急、緩變化多端的筆與迴轉線刻劃山巒與岩石的陰暗面與重量感。遠景山脈單線勾勒,湖面簡短水平水波,與前景多樣化的筆調形成繁與簡的對比。 材質:紙.....more

528/918
1960 老農

1960 老農

:1960 內容地點:台北 說明:老農細瑣的筆所表現的細膩色彩變化,與背景明快粗獷的色條形成強烈的對比;衣裳的處理手法可上溯至一九四三年〈父親像〉。逆光之臉部的橙紅色大膽的呈現烈日下老農的炙熱,手部的橙紅.....more

529/918
1974美國高樓

1974美國高樓

念藝術教育基金會 1974美國高樓 創作日期:1974 內容地點:美國 說明:此作品是李大師到美國旅遊時所做的速寫。作者以粗黑重疊的寬筆畫出高樓建築,以疏鬆而彎曲的線條來詮釋街道。前景的弧線與遠景密.....more

530/918
宋人白描大士像 軸

宋人白描大士像 軸

描畫,觀音菩薩長髮披肩,頭後有透明圓光,在華麗的坐榻上抱膝而坐。祂的五官娟秀,眼細嘴小,是一尊女相觀音。畫家用細如蠶絲的線條畫出人物的輪廓和五官,以細勁流暢的筆表現衣紋,好像行雲流水一樣。背屏上,還.....more

531/918
歷代畫幅集冊 冊 無款柳塘釣隱

歷代畫幅集冊 冊 無款柳塘釣隱

那種較圓熟?硬挺?轉折?多波磔的筆﹐有所不同﹐亦無南宋那種靈巧?純熟而甜膩的習氣﹐應為南宋前期作品﹐尤其與著錄記載的北宋宗室趙令穰(活動於1070-1100)的平林水﹐汀渚水鳥之題材﹐或與趙士雷.....more

532/918
扶桑花

扶桑花

性不合,先後退出台陽展與省展的藝壇主流,遠離俗世。畢生致力於繪畫創作,61歲時倒臥在畫架旁辭世。 此幅《扶桑花》是1975年金潤作53歲的作品,以狂野的大筆刷下整片的藍,俐落的筆分出了桌面與花瓶.....more

533/918
主要品名:淡水風光

主要品名:淡水風光

,1931年 「夜之印象」入選秋季沙龍,由法返日再回台 ,因承繼家業之故,與畫壇漸遠。1952年 旅遊世界各地,出版「萬星孤行」一書 。 其作品曾入選「二科會」、「台展」、「府展」、「秋.....more

534/918
蔡?達先生詠牛

蔡?達先生詠牛

平鋪紙上,而紙張亦有加礬現象,故筆鋒紙所形成的濃淡、潤渴歷歷可見,這些筆的形成均來自不同的輕、重、起、伏,天鶴先生用筆的符碼一一在其間顯露無遺。書法之妙,除造形、風格的入古出新,其菁華殆在於筆法.....more

535/918
野柳

野柳

中泛著金黃,藍山交錯著赭黃,明暗對比強烈,色彩變化豐富,率性豪爽的筆,展現野柳漁村依山傍海、迎戰風浪的鹽味情調。 楊三郎熱愛台灣風景的寫生,筆與色彩除了展現西方印象派的手法,同時也融入畫家個人的率.....more

536/918
裸婦

裸婦

勾勒人體韻律有致的線條,筆活潑自然,可以媲美雕塑家羅丹的人物速寫。 陳澄波有「台灣美術史油畫第一人」之稱,也被稱作「台灣梵谷」。繪畫燃燒著他的高昂的生命,他曾說過:「一個以藝術創作為己任的人,若不.....more

537/918
拿破崙越阿爾卑斯山

拿破崙越阿爾卑斯山

,洋溢奔放,以協調蜿蜒流暢的線條與參差疏密的筆呈現山勢與樹林的飛動,展現出律動與節奏感。大面而大量的上色,色彩層層堆疊而顯得豐厚、結實有力。靈活自由的筆,變化的色調,顯現大自然蘊含著無限寬廣的生命.....more

538/918
1950 披頭巾之少女

1950 披頭巾之少女

覆之處見極佳的反光處理,呈現自然的機理。頭中之處理與顏面之細膩手法截然不同,以粗放的筆率意繪出,未見刻畫。頭巾圖案亦以輕鬆的筆自然秀出;陰影處之色彩處理亦佳。少女右肩處的色彩頗能呼應頭部之色彩。此.....more

539/918
明李士達關山風雨圖 軸

明李士達關山風雨圖 軸

品已經走出吳派文人畫追求理想美的範疇,轉而貼切真實人生,其中變形的取向,又及「醜的美」的層次,為晚明繪畫拓展出新的風貌。 〈關山風雨圖〉作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1620),採取吳派畫家詩意圖.....more

540/918

觸 在 書畫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