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穩 在 書畫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隸書 梁元帝 詠長歌行

隸書 梁元帝 詠長歌行

無意於佳之想,遂有禪機天趣。尋常書家作隸常以典雅、平為尚,遂乏自然素樸之美,天鶴先生取法漢隸之古氣,又略參呂西邨圓勁開張之勢,加以縱筆寄情、意到筆隨,故為時賢所莫及也。(蔡明讚賞析說明) 天鶴先生書.....more

301/401
草書 竹/隸書 春

草書 竹/隸書 春

」、「交」、「華」等字刻意加入篆書筆法與結構。「樂」字橫畫向右傾斜,「意」字橫畫寫粗,定畫面,「不」字右側波磔重筆,與之左右二行呼應,……遂產生視覺上的新鮮震撼感,此應是天鶴先生嘗試創新的作品。(黃志煌賞.....more

302/401
草書 白居易 與友遊龍門醉中狂歌

草書 白居易 與友遊龍門醉中狂歌...

閑客知無數,少出遊山多在城。商嶺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南出鼎門十八裏,莊店邐迤橋道平。寒不熱好時節,鞍馬快衣衫輕。並轡踟躕下西岸,扣舷容與繞中汀。開懷曠達無所系,觸目勝絕不可名。荷衰欲黃荇猶綠.....more

303/401
楷書 留守感懷

楷書 留守感懷

分為四行,每行十五字,第四行十一字,所剩空間作為落款之用。上下左右,行列分明,墨色濃淡之運用頗具匠心。畫面顯得生動、立體而又定,不致有呆板之弊。 首句「留守蝸廬感寂寥」自喻居所之小而偏遠,有知音寥落.....more

304/401
行書 嘉義人文對聯(上)

行書 嘉義人文對聯(上)

。第七字「出」,二橫畫寫成俯仰之勢,具有定感,右邊二直畫,利用飛白,與左半部形成虛實對比。(陳章錫賞析說明) DingQi_C-tian_58_17_01 .....more

305/401
草書 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草書 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字形成強烈對照。第二行後六個字「孤帆遠影碧空」為原詩第三句,墨韻表現濃而濕潤,不但定畫面中間部分,同時又與右邊第一行的字,形成乾燥與濕潤的對比。而六個字中,「孤帆」、「碧空」字體較大,突顯出主體.....more

306/401
楷書 詠懷答問 自詠

楷書 詠懷答問 自詠

二個「時」為第一行最末,字體較為寛大,有定畫面之效。第二行首字「改」寫得濕而黑,與右行「新」字,以大小區別之;寫得較黑,係強調此字的含意,表示時時改進作品,為精益求精,不宜自滿的藝道追尋。「率性情.....more

307/401
草書 花鳥(大字) -竹外一枝梅

草書 花鳥(大字) -竹外一枝梅

的距離,「雪初」二字,墨色較淡及帶有飛白,「凍」則以濃墨及較粗筆畫,住畫面的重心。整個第一行十個字,因字形的大小相間,筆勢的動線呈現伸縮參差的變化,頗耐人玩味。 第二行上半部,為原詩的第三句「風來莫.....more

308/401
宋人法書(一) 冊 宋歐陽脩致端明侍讀留臺執事尺牘

宋人法書(一) 冊 宋歐陽脩致...

一些顫抖不定的筆觸,可以看出他的身體狀況不佳,但是仍然用規矩的楷書,一筆一筆認真的書寫。當時人記載他作字,無論起草或寫詩稿,都用工整的楷書,絲毫不茍且,見其字,如見其人,令人感受到端莊正直,又從容.....more

309/401
明朱芾揭缽圖 卷

明朱芾揭缽圖 卷

子,藏於缽底,鬼子母遣眾鬼叉竭力救之不得,佛便勸其皈依持戒,勿再為虐。畫中白描線條靈轉多變,並敷淡墨表現立體。鬼卒形象夭矯誇張,更對照出佛的沉慈悲。&*Lifting the Overturned.....more

310/401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 軸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 軸

圖法,觀者可窺透堂屋院內,正房重檐歇山頂灰瓦覆蓋,檐下均有斗栱。 在兩柱頭之間的闌額(柱頭之間的水平構件,隋唐已普遍設於柱頭間,有利於整體構架的定。)上有補間鋪作,施「一斗三.....more

311/401
元吳鎮竹石 軸

元吳鎮竹石 軸

皆下筆圓健,竹枝勁利,稍帶迴鋒,儘管分枝多、發葉少,但葉隨枝生,生態盎然;淡墨石以臥筆混點。幅中之墨色皆不濃重,顯現一種平淡沖和的色感。竹石間,吳鎮以流暢有力,墨色較濃重的行筆題下款識,畫面益顯沈.....more

312/401
宋李成寒江釣艇 軸

宋李成寒江釣艇 軸

中鋒,細密健。 &*Above a river bank, a waterfall cascades into the depths of a ravine. Several pines rise.....more

313/401
宋人寒林樓觀 軸

宋人寒林樓觀 軸

次濃淡適宜。人物雖小,各各動作描繪如活,屋宇用筆厚有力,結構精麗嚴整,都不流於繁俗,宋以後,很少有如此精雅的作品。&*Elaborated pavilions rise from amid.....more

314/401
宋人嬰戲圖 軸

宋人嬰戲圖 軸

鬆詼諧的一面。夾頭榫直棖半桌自五代以來即用於飲饌,明代多稱酒桌。夾頭榫是案體結體常用的一種結構,是受到大樑架柱頭的啟發。腿足上端出榫並開口,中夾牙條、牙頭,出榫與案面底面的榫眼接合,可使腿足更加固.....more

315/401

穩 在 書畫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