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珥 在 檔案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賦得陳虛公過左阿君受劾四首 (詩...

情何重,百謫西曹累已深。游俠才華紅粉夢,驚人姓字白頭吟。自茲墮遺簪裡,爭糾淳髡醉解襟。俠骨風懷兩有真,籓車入巷聲轔轔。不愁白簡多司直,且愛紅顏鮮雜賓。墨守徽箴猶俗吏,跌差冠舄亦佳人。當時尚有牆東隱.....more

46/60

施母葉太孺人七秩壽序

茲月之辰,恰值古稀之度,啟慈帷而設帨,奉孝黍以循陔,桑泉九?,無非不老之春;花縣七旬,即是長生之節。麟脯鳳膏,引麻姑而祝壽;黿?鯉膾,進金母以延齡。既而鞠?頫承,摩敦仰奉,人敬莊姝,世稱尹姞.....more

47/60

公弔王茂才母黃孺人文

梁十里,石鋪雁齒之橋;水潦三冬,路補馬蹄之埒。出囊金而不吝,脫簪以無難,旃檀之樹,春宜駐之百年,薤露之滋,生何慳於兩世。聖姥泉枯,將懷甘者飲泣,夫人城圯,亦息壤者焉依。   況乎嫁婚未畢,情事孔多.....more

48/60

春江賦

而道路三千。問走馬兮,誰家郎傍桃花渡,知踏青兮,之子妾呼楊柳船。   則見春思頻增,春風未已,客去江頭,人來江氾,乃穿荔衣,脫珠,沐余芳,尋彼美;捐余玦兮遺余珮,攜芳蘭兮掇芳芷,湘裙拖六幅,顧儂已到.....more

49/60

洪烈女傳

」!或曰:「是非吾等所能及也」!而烈女之柩,迎諸四境矣。  烈女故溫謹者,不讀書,習聞節烈歌詠,好世俗祝英臺歌、商輅母曲;而一念之誠,遂不惜以死殉夫。其天資必有過人者。死之夕,顏色如生;其定盟簪、從嫁.....more

50/60

風俗志

美矣。   婦女首飾,多用金銀。一簪一,隨時而變。富家則尚珠玉,價值千金。纏足少艾,或以金環束腳,旁繫小鈴,丁冬之聲,自遠而至,月下花間,如聞環佩矣。   鬟髻之式,城鄉不同,老少亦異。垂髫之女,年.....more

51/60

鄭慧修女士傳

:諾。女士新竹人。祖若父皆顯紳,以豪富聞裏閭。母王氏,生女士及兄,絕愛之。性明慧,讀書知大義。事親孝。嘗侍祖母側。祖母固信佛,築淨室於城外,女士奉晨昏焉。遂絕暈、絕脂粉,撤其環,守貞不嫁。定省之暇,獨.....more

52/60

捲濤閣詩草序

言哉。先生休矣。夫興公作賦。子山序言。香草同岑而襲裾。組錦異杼而炫目。新都夫子。既顏麗製以清裁。儒林丈人。為綴珠璣於弁冕。金貂翠。望若神仙。秋奕僚丸。群相膾炙。乃繁絃盈臆。猶繫焦桐。炙轂爭先。不遺窮.....more

53/60

林烈婦楊氏誄

玉樓之畔;顧烈婦以何為,乃雍容而無事!臧獲竊疑,媼婆環進;催妝促,捧袂傳衣。烈婦則叱而麾出,默而不言;徘徊一瞬,斷送千秋。嗟乎!婦孺亦知大義,丈夫何忍偷生!死或重於泰山,生或輕於鴻毛;烈婦之死,殆將.....more

54/60

居京幾兩月

偕往者,余於是攜一?被,一筆,持一仗,以作張家口之行。 京張鐵路為通蒙古之道,粵人詹天祐所督造。其材料悉取諸國中,路險阻,越山行,以貫長城內外,故建築難。然自開通以來,蒙古之貨物悉以是郵,故收利絕鉅.....more

55/60

臺灣孝節錄

見於臺北廳,厚貺賞恤云。時年二十二。   節婦鄭氏(字鴦),臺北廳文山堡景尾街人。年十八,配劉朝英,夫婦相得也。事舅姑極誠敬,居處嚴肅,進退閑禮,勤儉克治家。二十五歲喪偶,因撤簪而守節,固持長齋念佛.....more

56/60

鬼約

馬龍。遊人如織。席地陳俎。飛花作觴。美人香草。芳澤微聞。墮釵遺。怡然自得。有卑德女郎者。依其寡母。卜居此間。色麗醉霞。美驚奪月。席貲雄富。睥睨群倫。朝逐茵塵。夕耽鞠影。門羅珠履。座列三千。揮砂土之黃.....more

57/60

天地維說

。氣亦雲也。如抱背玦之類。則又地面災祥之氣。上燭於天。而吉凶各如其驗。早暮有霞。霞亦雲也。雲受日光。其層疊有高低。則掩映差參。而成幻色。月華亦雲也。仲秋天氣上升。雲常直歛月輪之上。偶值浮雲上襯。而下無.....more

58/60

「雅堂先生餘集」序

。當選後,獲大總統袁世凱接見。並遊當地名勝,所至多有詠嘆,切時切地,可歌可泣。瑀曰:「先生實乃性情中人也!」 居京兩月,復擬作塞外遊,但「京友無肯偕往者,余於是攜一襆被,一筆,持一杖,以作張家口之行.....more

59/60

列傳七

婚禮。正娘不可,依母以居。徹其環,守貞至老。卒年七十有六。人稱孝女。  高悉娘   高悉娘,澎湖東衛社人。少為呂旺養媳,未婚而旺死。喪葬既畢,翁姑憐其,欲嫁之。悉娘惻然對曰:『吾為呂氏婦,不為呂氏.....more

60/60
上一頁
第 4 頁
共 4 頁

珥 在 檔案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